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
空捲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两句表明诗人将四季的美景融于自己的诗歌之中,同时也彰显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心境。他不仅在文艺上与自然对话,更像一个散仙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空捲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两句则具体描绘了诗人隐居的景象。珠帘未曾降落,意味着诗人并不关心外界纷扰,而是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他将卧榻移置,对着山眠,展现了一种与自然亲和、享受孤独和宁静生活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愿望。同时,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淡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不详
女,晚唐诗人。初名鱼幼微。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曾睹夭桃想玉姿,带风杨柳认蛾眉。
珠归龙窟知谁见,镜在鸾台话向谁。
从此梦悲烟雨夜,不堪吟苦寂寥时。
西山日落东山月,恨想无因有了期。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栏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
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
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
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