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翻译

清晨步出驿舍,即将离开所爱的人,重新跨马扬鞭走上旅程,却沉吟徘徊,回荡起无限离情别绪,牵绊得难以遽去。姊妹二人不愧天香国色,大乔善鼓琴,小乔妙解弹筝,姊妹为送别演奏出动听的乐曲,有的如春风拂袖,有的似寒雁悲鸣、流水呜咽。她们的体态杨柳般柔弱,发髻轻云般蓬松,风姿动人,更不必着意梳妆。记得她话别之言:“还记得初次见面那天,隔着帘儿看见您携了羽扇而来的样子。”
当时西窗帘前雨过天晴,凉意袭人,感叹欢聚未久,为何又轻易分离。女子追问后会之约,何时归来重聚,只徒然指花为期,勉强安慰对方,如此美好的山川,何时再能重来呢?所在水边驿站的灯光昏黄,而同那人共聚的曲折画屏忽又闪现在眼前。想来今晚那人儿只有皎洁的月光,照她独自就寝了。

注释

大乔、小乔:“桥”常又写作“乔”。
这里,大乔、小乔代指作者合肥恋人姊妹。
雁啼:弹古筝,古筝有承弦之柱斜列如雁行,故云。
半面:指初次见面。
雨霁:雨过天晴。
指蔷薇:谓指蔷薇花以为期。
曲屏近底:曲折的画屏跟前。

鉴赏

这首《解连环》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深深思念与遗憾。开篇“玉鞭重倚”,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手持玉鞭,犹豫不决的情态,暗示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沈吟未上,又萦离思”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愁绪,离别之情如丝缕般缠绕。

“大乔、小乔”暗指美人,通过描绘她们的才艺,进一步渲染了温馨的回忆。然而,“雁啼秋水”又引入了秋意与离别之感,使得氛围更为凄清。“柳怯云松”则以景衬情,表达出主人公对佳人离去后的孤独与失落。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描绘了昔日的相遇,虽只见过半面,但记忆犹新,反衬出如今的无望相逢。“西窗夜凉雨霁”营造出寂静而感伤的夜晚,词人感叹欢愉时光的短暂和轻易的放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失望,蔷薇虽美,却无法预示重逢的日子。“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流露出对山水阻隔的无奈,以及对重逢遥不可及的深深忧虑。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描绘了眼前孤寂的场景,词人只能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曲屏上的女子,想象她独自入睡。“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以月光映照女子,寄托了词人对她的无尽思念,也寓言了他们之间难以逾越的距离。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姜夔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重逢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翠楼吟.双调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

看栏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形式: 词牌: 翠楼吟

徵招

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

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客途今倦矣。

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

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

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丘聊复尔。

也孤负、幼舆高志。水荭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形式: 词牌: 徵招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山窗雨夜话旧

不到西山久,空门闭绿苔。

喜从灯下语,疑是梦中来。

旧雨三年别,新诗五夜裁。

老僧新酿熟,对客一尊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