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七)立春招云岩,再和以谢之

草草春盘,那敢赋、丝青玉白。

湘波动、雁怀归思,柳催行色。

冻逐寒梢残雪解,暖随野烧轻烟入。

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莺燕报,朱门客。

乌兔老,红尘役。羡翠轺多暇,彩花新出。

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

趁五更、桦烛向端闱,班常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匆匆地准备着春天的宴席,怎敢描绘出如丝般青翠和玉般的洁白。
湘江的波浪涌动,唤起了大雁的归乡之情,垂柳催促着行人的脚步。
寒冷中,残雪在阳光下消融,温暖随着野外的篝火轻烟飘进。
在这世间万物都沐浴在光辉之中,彰显着东皇的恩德。黄莺燕子报喜,富贵人家的宾客络绎不绝。
时光荏苒,乌兔交替,红尘忙碌。羡慕那些有空闲的人,欣赏着新绽放的花朵。
在东城,他们捧着太阳前行,仿佛与天宫仅有一尺之遥。
趁着五更时分,手持桦烛前往宫廷,参与朝会,他们是常伯级别的官员。

注释

草草:匆匆忙忙。
丝青玉白:形容色彩清新雅致。
湘波动:湘江水波荡漾。
冻逐:寒冷追赶。
翠轺:绿色的官车。
端闱:宫廷的正门。
常伯:古代官职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草草春盘"一句,展现了春天草木发芽生长的生机。接着,"那敢赋、丝青玉白"则是对春日景色的一种艺术描绘,诗人用丝一般的青苔和玉一样的白云来形容春光。

"湘波动、雁怀归思"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湘”通常指代南楚一带,而“雁”则是古人常用以比喻信使和朋友相望的象征。"柳催行色"则是春天柳树抽芽,催促着季节变迁。

"冻逐寒梢残雪解,暖随野烧轻烟入"写出了冬去春来的景象,冰雪融化,温度上升,野外柴火燃起,烟雾缭绕,是对早春气候变化的生动描绘。

"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一句,则是赞美自然界中万物得到阳光的滋润,每一样事物都展现出其独有的光彩,这里的“东皇”指的是太阳或春天的象征。

接下来的"莺燕报,朱门客。乌兔老,红尘役"几句,则是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描写。"莺燕"即燕子,是春天常见的鸟类,而“朱门”则是富贵之家的大门,这里的“客”可能指的是来访的宾朋或是诗人自己;"乌兔老"中的“乌兔”指的是黑色的羊,"红尘役"则暗示了世间纷扰和劳累。

最后几句"羡翠轺多暇,彩花新出。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趁五更、桦烛向端闱,班常伯"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羡翠轺”即羡慕那豪华的车马,“多暇”指的是悠闲自在的状态;“彩花新出”则是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之美的感悟与向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八)再和

既作闲人,便应付、此身沟壑。

不应更,将愁半点,寸心中著。

责子渊明徒自苦,忧君范老何时乐。

纵一嘲、一咏欲奚为,何如莫。不自鄙,葵蔬恶。

还肯荐,茅柴薄。任侯门海陆,杂陈珍错。

有暇盍联车骑过,相忘勿遣诗情觉。

怕家僮、无处买莼鲈,烹琴鹤。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庚申初度

今岁垂弧,欲自寿、一辞莫措。

何可拟、翁头如雪,香山白傅。

首夏一番罹重病,去秋数月撄狂虏。

赖天公、肯为保馀生,逢初度。今幸释,千钧负。

尤可喜,归田去。但蹒跚勃窣,龙钟如许。

薇柳诸关成底事,菊松三径犹堪主。

办篮舆、尚可檄渔樵,盟鸥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二)丙午宜兴山间

山接平芜,烟横远墅,修眉淡抹晴妆。

菊梅交际,天未十分霜。

几许无穷秋思,空凝伫、衰柳斜阳。

溪头路,黄芦一片,凫雁两三行。平章。

风景似,画图一幅,著我徜徉。

山中无事,聊尔适吾狂。

不用登临感慨,青帘外、新酒堪尝。

何为者,东家宋玉,千古叹凄凉。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壬子谢吕马帅送蟹

八足横戈,一身衷甲,将军致尔来前。

呼僮解缚,亟荐泽虞鲜。

族类横行草地,今骈首、鼎镬连连。

荆江上,不图霜后,风味似吴天。晴川。

千里外,分甘遗远,多谢勤拳。

对香枨新酒,一洗腥膻。

慰我吟情归思,都忘却、张孟鲈鳊。

持螯了,老饕作赋,佳话楚乡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