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宿西溪庄上夜月皎人荷香袭袂同卜宗远外弟大澄头陀由小阁步至荒圃剧谈中夜赋此(其二)

情素何廓寥,道侣足逍遥。

步出西北园,香风一飘飘。

莲盖含雨润,莲花泣露娇。

寒魄漾池塘,清夜见泬寥。

亦有草间虫,感时声喓喓。

徒倚玩物态,烦襟若为消。

所以不成寐,玄论半良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西溪庄上与道侣共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情素何廓寥”,诗人以开阔的胸怀面对宇宙,暗示了他内心的广阔与淡泊。接着“道侣足逍遥”一句,点明了与道侣一同游历的自由与快乐。步出西北园后,诗人感受到“香风一飘飘”的清新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莲盖含雨润,莲花泣露娇”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雨后莲花的娇美姿态,雨珠在花瓣上滚动,仿佛是大自然的泪滴,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哀愁。紧接着,“寒魄漾池塘,清夜见泬寥”则将视线转向夜晚的池塘,月亮的光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亦有草间虫,感时声喓喓”一句,诗人注意到草丛中的昆虫,在夜晚发出的细微声响,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接下来,“徒倚玩物态,烦襟若为消”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欣赏自然之物来缓解内心的烦恼,但似乎效果有限。

最后,“所以不成寐,玄论半良宵”点明了诗人因与道侣深入探讨玄妙的哲学问题而难以入眠,直到深夜。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哲学思考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0)

吴正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至西村

避世不可得,聊复居西村。

西村亦何有,松竹罗故园。

况兹青阳暮,卉脱芳阴繁。

雨馀眷秀野,寒风带陇翻。

既随物候适,亦绝人情援。

默坐观无始,散步神理存。

喧寂故自如,昏旦安足论。

所愧素心人,悠然独举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感悟

人人惜富贵,富贵谅难私。

居位食其食,抱关有攸司。

若怀冻馁忧,不如农桑宜。

平心任公道,天下能者为。

人事当前昏,事后更相嗤。

三十五年前,历历皆可思。

以此徵后来,何劳复多疑。

愿言谢将迎,履坦希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元德秀

我爱元德秀,天然真澹姿。

荣进非所好,聊仕亦不辞。

于彼纷华中,连䘧歌于蔿。

一日驾柴车,欲去亦不疑。

惟尽利名心,长得情性怡。

饮酒弹鸣琴,眉宇若见之。

悠悠千载下,寤寐劳相思。

形式: 古风

壬寅正月西村筑室成

经始逼岁除,春肇室云考。

结构称心为,弥拙亦弥好。

村树既罗列,溪流复萦抱。

北牖移修篁,南圃艺药草。

室中图与书,閒暇可探讨。

农人理耰锄,念此岁供早。

顾我长负痾,不耕惭亦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