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多去棹与来帆,竞利奔名一水间。
应怪行人浑不悟,临流长是蹙眉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繁忙的水上交通景象和对行人不解其中滋味的慨叹。"几多去棹与来帆,竞利奔名一水间"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水路上的繁忙场面,船只往来穿梭,人们争先恐后追逐功名利益。
然而,在这样的喧嚣中,诗人却感到行人对此种景象竟然浑不自觉,未能领悟其中的无常与虚幻。"应怪行人浑不悟"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感慨,而"临流长是蹙眉山"则更深一步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世事的深沉体会。这里的“蹙眉山”形象,既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山峰,也可引申为比喻生活中的重重障碍和困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水上繁忙景象与行人的不悟之间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人们追求功名利益却不知满足的深刻感慨。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四壁萧然万卷书,时人莫认作癯儒。
他年得志英华发,始信胸中道味腴。
轻视浮名若一毛,名园百亩占江皋。
三贤祠宇谁重葺,何不添公作四高。
幽人不见许玄度,千载徒存旧梵宫。
水竹回环犹可爱,徘徊山下想遗风。
故山久已办菟裘,得去欣闻止在秋。
涉世安能长戚戚,收心只欲罢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