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庭下芝兰秀,堂中简策清。
都缘无嗜好,不是近声名。
这首诗《独坐》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时的心境与环境。
“庭下芝兰秀,堂中简策清。” 开篇以“芝兰”和“简策”为喻,芝兰象征着高洁的品质,简策则是古代书籍的载体,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居所环境高雅、清幽。芝兰在庭院中绽放,简策在室内排列整齐,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独处时的宁静氛围。
“都缘无嗜好,不是近声名。” 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独坐的原因。他之所以能够享受这份宁静,是因为他没有世俗的嗜好,不追逐名利。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使得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得以在简朴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邹浩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美好境界。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夏木如云作昼清,西豪无复岸纶巾。
知君谈笑籍田去,又喜长安有故人。
不为泥融俟燕还,自携秋事入春田。
人间因得风光好,洗出从来寒食天。
燕子声中藿食寒,北辕同轨得儒冠。
槐檀新火未曾试,为觅山泉破小团。
西蜀地暖北地寒,长条殿春走衣冠。
江亭巧作故时面,濯濯宫锦花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