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在后菊会上的孤独与感慨。首句“馀花留醉客”,描绘了菊花凋零,但仍吸引着醉酒的宾客,营造出一种虽繁华已逝,但仍有余韵的氛围。接着“缺月到疏梧”,以残月映照稀疏的梧桐树,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夜晚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心境。
“我老真违世”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与世道格格不入的无奈和感慨。“人生各有徒”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即使在同一场合,也难以找到共鸣的朋友。
“交游今日少,宇宙此亭孤”两句,将个人的孤独放大为整个社会的疏离感,诗人身处的亭子仿佛是宇宙中的一点,显得格外孤单。最后,“惯得趋时理,千金买一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规则的顺应,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即便花费千金,也只能买来一壶酒,象征着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态炎凉的复杂情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