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四)杜工部

少陵诗之圣,浑浑元气通。

尚论制作盛,尽善如周公。

胸藏五车书,笔扫千军雄。

辉煌三礼赋,曾献明光宫。

平生用世志,自许稷契同。

摧颓值时难,坎轲悲途穷。

兵戈苦骚屑,黄屋当尘蒙。

崎岖走行在,饥寒迫其躬。

操觚赋时事,宇宙归牢笼。

勤拳社稷虑,恳恻生民恫。

凛凛忠毅色,烈日明秋空。

上可继风雅,下应陋雕虫。

一时旅人迹,万古诗坛宗。

九原倘可作,执鞭吾当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颂扬了杜甫(少陵诗之圣)的文学成就与人格魅力。开篇即以“浑浑元气通”形容杜甫诗歌的深厚底蕴与宏大气势,接着指出其作品在艺术上的完美,堪比周公之于礼乐制度。诗人以“胸藏五车书,笔扫千军雄”描绘杜甫博学多才、文笔豪迈的形象。通过“辉煌三礼赋,曾献明光宫”赞颂杜甫的文学贡献,以及他曾经的显赫地位。

接下来,“平生用世志,自许稷契同”表达了杜甫渴望为国效力、与古代贤臣齐名的理想。然而,“摧颓值时难,坎轲悲途穷”揭示了杜甫一生的坎坷与艰难,尤其是战乱中的颠沛流离。尽管如此,“兵戈苦骚屑,黄屋当尘蒙”仍可见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崎岖走行在,饥寒迫其躬”描述了杜甫生活的困苦,但“操觚赋时事,宇宙归牢笼”表明他始终关注现实,以诗歌反映社会。杜甫的“勤拳社稷虑,恳恻生民恫”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凛凛忠毅色,烈日明秋空”则刻画了他的正直与刚毅。

最后,“上可继风雅,下应陋雕虫”总结了杜甫诗歌的崇高价值,不仅能够继承古代文学传统,还能超越琐碎的技巧。诗人感慨于杜甫的影响深远,“一时旅人迹,万古诗坛宗”,并表达了如果杜甫地下有知,自己愿意追随其后,成为他的弟子的愿望。“九原倘可作,执鞭吾当从”表达了对杜甫深深的敬仰与追思。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五)李翰林

白也真天才,变化如神虬。

生平耻龌龊,迈往隘九州。

词林昔供奉,天子宠渥优。

一朝被谗搆,斥远金殿头。

高情与逸思,芥带弗少留。

供奉非公荣,夜郎非公忧。

诗笔驱万象,醉眼轻王侯。

晞发扶桑巅,濯足沧海流。

今古等一瞬,天地同一沤。

以兹昔人言,谓公似庄周。

公去几阅世,公名重千秋。

谁云公则亡,神爽八极游。

蓬壶隔弱水,浩荡不可求。

缅怀旧行踪,使我心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六)孟浩然

浩然亦高人,神思乃清朗。

读书陋拘牵,制行喜疏旷。

赋诗妙天趣,力索不可彷。

冲融大雅音,金石振遗响。

禁中遇天子,召对心所向。

终焉意不合,归哉南山放。

唐诗盛千古,公也李杜行。

布衣一时穷,高誉后人仰。

我来经故里,慨矣劳缅想。

鹿门当时月,依依汉江上。

形式: 古风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七)张顺

襄阳昔受困,敌骑何凭凌。

矫矫二烈士,提兵援孤城。

雪涕奋雄剑,悲风起冥冥。

赤手蹈虎穴,义气孰敢撄。

轻舟驾巨涛,江水为奔腾。

转战前无当,势若可横行。

惜哉天亡宋,其功竟无成。

一时双玉节,皎皎照日星。

我来寻故垒,黯惨愁云凝。

草木为号呼,犹似战伐声。

英魂凛赫赫,万古常如生。

形式: 古风

题大司空鹤山李公完名卷

造物靳全名,君子慎晚节。

颠冥利欲途,出处多玷缺。

我观鹤山翁,行志亦已决。

当其直道时,奸党共媒孽。

矫矫节乃见,知几保明哲。

其于视爵禄,何啻吹一吷。

皇心悯忠直,天语极谆切。

完名两大字,星日共昭揭。

云卧阅寒暑,甘心采薇蕨。

徵书复来朝,八座扬茂烈。

极知高世志,梦想故山月。

我怀仲山父,兹义久断绝。

俯仰千古情,临风且嚅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