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学生蔡羽归洞庭山

昔我游太湖,欲访洞庭山。

匪为爱僻绝,自古多隐贤。

翠壁浮大泽,洪涛卷高天。

道阻不可致,怅望二十年。

蔡生从予游,秀出西山巅。

爱之如爱山,神爽超尘凡。

虚无指归路,渺渺在云间。

为我卜角里,先扫茅公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送太学生蔡羽归洞庭山》描绘了诗人对太湖和洞庭山的深深向往,以及对友人蔡羽的赞赏。诗中,诗人回忆自己曾游历太湖,意欲探访洞庭山,不是因为偏爱其偏远,而是因其历来是隐士聚集之地,象征着贤能者的隐逸之所。他感叹道路险阻,未能如愿,这份遗憾持续了二十年。

接着,诗人以蔡生为例,赞美他的才华出众,如同西山之巅的秀峰,超凡脱俗。蔡生不仅让诗人喜爱,更像山一样引人敬仰。诗人想象蔡生将归隐于洞庭山,那里的虚无缥缈之路仿佛在云端,暗示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诗人恳请蔡生为他在山中选一居所,甚至预先打扫了茅公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厚。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送张别驾之琼州

忆昔张公子,倾盖淮南道。

宛宛青阳色,侃侃金玉吐。

邂逅金陵游,抚臆道衷素。

往来二十霜,头颅各非故。

君今渡琼台,海岸孤绝处。

别驾展骥足,千群看独步。

形式: 古风

题毖斋

三阳舒盛德,万物皆发生。

试问胡乃尔,隆冬闭元精。

天道专乃直,地道翕而辟。

欲会天地心,毖之在恭默。

小毖通神明,大毖天地贞。

毖之复毖之,上下同流行。

查子开名斋,独得毖之义。

不愧此屋漏,可以配天地。

形式: 古风

题东湖书院

中丞谢司空,书院开湖渚。

静观山下泉,因知水来处。

湛然涵太虚,馀波欲东注。

湖光入帘明,照见先生语。

逝者其如斯,自然本无作。

一画起于无,六经皆我注。

自以我自观,自感还我悟。

寄语湖外人,湖源尔当溯。

形式: 古风

赠何公志别驾事竣还湖州

忆予年向立,同君西瓮闾。

尔年方二六,志气千里驹。

君今已二毛,我衰当何如。

别驾展骥足,会计赴留都。

把酒谈故旧,美恶成虚无。

君自崇明德,爱此金玉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