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其二)

权衡岂公平,天驷但伏枥。

东井不救渴,仓库何时实。

元工肯假借,名器甚可惜。

如何万万古,不行督责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古意(其二)》由宋代诗人鱼潜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与寓言式的表达,探讨了权力、公平、资源分配以及历史进程中的责任与制约机制等深刻主题。

首句“权衡岂公平,天驷但伏枥”以“权衡”比喻权力或决策的尺度,指出权力的运用未必总是公正的,如同马车上的天驷(传说中的一种神马),虽有力量却只能在马厩中闲置,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这里暗含了对权力滥用或不当使用的批评。

接着,“东井不救渴,仓库何时实”进一步阐述了资源分配的问题。东井在这里象征着水源,而“不救渴”则表明资源未能有效解决民众的需求;“仓库何时实”则表达了对物资匮乏、仓库空虚的忧虑。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难以满足基本需求的现状。

“元工肯假借,名器甚可惜”则转向对权力与荣誉的讨论。元工(原意为工匠,此处泛指有能力的人)被赋予了权力和荣誉,却不愿轻易让渡或分享,这反映了权力与地位的珍贵与不易得。名器(象征地位、荣誉的物品)被视为极其宝贵,强调了社会中对于权力与地位的重视与珍惜。

最后,“如何万万古,不行督责术”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何不能采取有效的监督与问责机制来改善上述问题?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进程中缺乏有效治理手段的反思,呼吁通过建立更加公正、透明的制度来解决社会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地探讨了权力、公平、资源分配以及历史进程中的责任与制约机制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性思考。

收录诗词(5)

鱼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青州熟铁不足数,卫公结邻差可方。

形式: 押[阳]韵

妙庭观(其二)

风雨连山松竹鸣,宦途牢落若为情。

中宵嘹喨惊残梦,疑是云和重度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游玉岩(其二)

同向天岩最上游,诗翁来见九螭头。

僧房为映川原好,野水空随岁月流。

玉节朝天行日促,金风驱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镌山骨,要与匡庐万古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玉岩次韵(其二)

世路从来疏散甚,江山好处且归休。

饭馀正好远寻景,棋罢何妨閒倚楼。

岭外梅疏初破腊,岩前松老不知秋。

晚风落日催归兴,更约闲时取次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