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中见寄

物外高栖岂好奇,爱凉坐到雨来时。

四愁岁月空平子,三乐乾坤自启期。

晋代诸贤曲水会,镐京遗泽变风诗。

世交翻覆如云雨,野鹤孤心老竹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超脱尘世的栖息难道只因好奇?我喜爱清凉,常常坐到雨落时分。
心中充满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如同东汉诗人张衡的四愁,空自感慨岁月无常。
在晋朝那些贤人曾聚首于曲水边,那时的文风留下了镐京的遗风。
世间友情如同云雨般变化无常,唯有山野间的鹤和老竹能理解我孤独的心志。

注释

岂:难道。
奇:奇特。
凉:清凉。
雨来时:雨落的时候。
四愁:指张衡《四愁诗》。
空平子:空自感叹像张衡一样。
三乐:人生的三种乐趣。
乾坤:天地,也可指人生。
曲水会:古代文人墨客在曲水流觞的聚会。
镐京遗泽:镐京文化的遗留影响。
变风诗:风格多变的诗歌。
世交:世俗的交情。
翻覆:变化无常。
野鹤:隐士的象征。
孤心:孤独的心。
老竹:坚韧的象征,也代表作者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次韵山中见寄》,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世事的感慨。首句“物外高栖岂好奇”,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纷扰,在山中隐居并非出于好奇,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接着,“爱凉坐到雨来时”描绘了诗人享受山中清凉,静待雨至的情景,流露出闲适之情。

“四愁岁月空平子,三乐乾坤自启期”引用了汉代诗人扬雄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即在自然与天地间寻找乐趣。诗人以“晋代诸贤曲水会”暗示古代贤士的雅集,暗寓自己对文人墨客风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世交翻覆如云雨,野鹤孤心老竹知”,则揭示了诗人对人世浮沉的深刻理解,将朋友关系比作变幻无常的云雨,而自己的心境则如孤鹤一般,只有山中的老竹能理解他的淡泊与坚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林景熙独特的诗风。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谢诸公见寿

千载东篱有晋香,客床风雨梦浔阳。

白头湖海孤心在,青眼诗书旧味长。

哭兀已知欢此厦,温柔何必老为乡。

殷勤还祝南山寿,岁岁梅花岁岁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江心寺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灯市感旧

旧梦仙山驾海鳌,飞梅如剪柳如缫。

千门疑是繁星落,九陌不知明月高。

零乱遗钿空宿草,升平叠鼓散春涛。

寒灯寥落残书在,独抱荒愁寄浊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纪梦

江风吹梦到书楼,楼外新鸿数点秋。

葛老巾山空落照,晋时带水尚东流。

鱼虾市散荒烟合,鸟雀门深细草幽。

何处一声长笛起,觉来独客在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