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城东桃花喷路光,春风吹送孝廉郎。

自拥佳人驮细马,时临绿水照红妆。

罗裙已夺石榴色,秃袖单衫杏子黄。

蹋镫微笼双玉趾,扬鞭笑起两鸳鸯。

同栖孔雀言犹妒,并蒂芙蓉愿始偿。

为谢使君休借问,郭家少妇身姓王。

二八盛年真擅宠,只今三十尚专房。

持斋能苦头陀行,发誓曾烧顶庙香。

浩劫自知仙女分,他生常在世尊傍。

每修好事辞书舍,但有佳期入道场。

才着霓裳颜更少,但盘云髻婿先狂。

假令不信吹箫侣,试向秦台看凤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风流倜傥的孝廉郎在春日里与佳人共游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雅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细节,如“桃花喷路光”、“绿水分照红妆”、“罗裙夺石榴色”、“杏子黄”等,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烘托出人物的风采。

“自拥佳人驮细马”,表现了孝廉郎的豪迈与风度;“时临绿水照红妆”,则通过映照水中的红妆,暗示了人物的和谐与美好。接着,“罗裙已夺石榴色,秃袖单衫杏子黄”,通过服饰的颜色对比,进一步渲染了人物的鲜明形象。

“蹋镫微笼双玉趾,扬鞭笑起两鸳鸯”,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人物的轻盈与欢愉。而“同栖孔雀言犹妒,并蒂芙蓉愿始偿”,则以孔雀与并蒂莲的比喻,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向往。

最后,“郭家少妇身姓王,二八盛年真擅宠,只今三十尚专房”,通过女子的身份和年龄的描述,暗示了她作为孝廉郎伴侣的独特地位和宠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艺术美的画面,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与赞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和许长史筝伎篇

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新长成。

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

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

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

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形式: 古风

答寄殿卿见梦之作

忆昔红颜日携手,一别三年非不久。

纵使天台记阮郎,也应梁苑称枚叟。

故人多病卧青春,华发如蓬自看丑。

漫尔风流更旁骚,从他憔悴仍醉酒。

悠悠世上竟须疑,梦里相逢知是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

梁园高会花开起,直至落花犹未已。

春花着酒酒自美,丈人但饮醉即休。

才到花前无白头,红颜相劝若为留。

春风何处不花开,何处花开不看来,看花何处好空回。

形式: 古风

答寄子威

刘生家本安东子,不尔高名那如此。

十载论交少闻问,君胡尺书数千里。

苍头大奴前置辞,主人束发重知己。

家本阖闾城下儿,清风独为延陵起。

便从出刺三河还,揽辔争誇按百蛮。

早岁升公趋汉署,只今谢客卧江关。

虽言万事归来好,乍可论交到谁老。

犹作凤凰池上看,穷途杀更耽文藻。

中间跌荡复王郎,伏腊扁舟发太仓。

但语即翁常在口,彼时多士俨成行。

宦情渐觉绨袍胜,秋兴翻随綵笔强。

魏倩一珠才照乘,主人双璧竟登场。

倡余和汝篇相及,日居月诸业以集。

共道提戈虎穴回,傥容投谒龙门入。

开椷寒色散阳湖,白雪楼空岳影孤。

不尽雄才推二妙,止如古调已吾徒。

一当单于则岂敢,相遇中原尚足图。

但语主人须自爱,一时长句似君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