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

南陌争牛事已非,綵山又近放灯期。

风和已染柳千缕,山冷未开茶一旗。

酒病况当人别后,春光偏在雪晴时。

道傍笑我清狂在,马上看山细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田间路上争夺牛的事情已经不再,彩山又快到了放灯的时节。
春风拂过,柳树已抽出千丝万缕的新绿,山色虽冷,但茶树上也初露新芽。
酒后的不适更添离别后的愁绪,而美好的春光却总在雪后晴天显现。
路边的人们笑着说我过于痴狂,我在马上欣赏着美景,低声吟诵诗歌。

注释

南陌:乡间小路。
事已非:事情已改变。
綵山:彩灯节的山景。
放灯期:放灯节期间。
风和:春风和煦。
染柳:吹绿柳树。
茶一旗:茶树上的新芽。
酒病:醉酒后的不适。
人别后:分别之后。
春光偏:春天的阳光特别。
雪晴时:雪后晴朗的时候。
道傍:路边。
笑我:嘲笑我。
清狂:痴狂。
马上:骑在马上。
细咏诗:低声吟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晴》,描绘了春天晴朗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南陌争牛事已非”,暗示了时光变迁,往昔的热闹场景不再;“綵山又近放灯期”则点出春季的传统习俗,即元宵节即将来临,彩灯点缀山野,增添了节日气氛。

“风和已染柳千缕”描绘春风轻拂,柳树新绿,生机盎然;“山冷未开茶一旗”则写出了早春时节,山间茶园茶叶初生,嫩叶如旗,暗示了春天的清新与宁静。

“酒病况当人别后”流露出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孤寂与愁绪;“春光偏在雪晴时”进一步强调了春日美景,但诗人的心境却因离别而显得更加敏感,觉得春光特别明媚,也特别孤独。

最后一句“道傍笑我清狂在,马上看山细咏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骑马独行,欣赏春光,借吟诗以排遣内心情感的场景,展现出他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独特感受以及个人的离别之痛,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情。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春晴二首(其二)

常年春日少春晴,拂面今朝暖吹轻。

水阁家家横小舫,园亭处处听新莺。

桃花不管诗人老,菖叶空催野叟耕。

自笑此生馀几许,铜驼荆棘尚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晴二首(其一)

雨断云归两作晴,夕阳鼓角动高城。

客愁正得酒排去,草色直疑烟染成。

莺为风和初命友,鸥缘水长欲寻盟。

不须苦问春深浅,陌上吹箫已卖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晴

柳未吹绵笋未抽,春郊风日正清柔。

疏疏帘影供高卧,袅袅舆竿懒出游。

无客共谋良夜醉,有花空动故年愁。

云生祇恐还成雨,自向园头听鹁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晴出游

芳树参差叶已成,园林随处听莺声。

游人正乐还兴叹,造物无心却有情。

糁径落红犹可藉,涨溪分绿已堪耕。

兰亭禹庙年年好,剩伴乡邻醉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