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随流瑞色新,泛风萦草护游鳞。

密行碧水澄涵月,涩滞轻桡去采蘋。

比物何名腰下剑,无根堪并镜中身。

平湖春渚知何限,拨破闲投独茧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随着流水的新鲜色彩,祥瑞四处显现,微风轻拂草丛,保护着游动的鱼儿。
在清澈的碧水中,月亮倒映其中,轻轻划桨前行,去采摘水中的萍藻。
相比世间万物,这把腰间的剑如何命名?它就像无根之物,与镜中的自我相映成趣。
广阔平静的湖面和春天的洲渚,美景无限,我拨开水波,独自垂钓,仿佛只有一根蚕丝般的细线牵引着希望。

注释

实随流:随着流水。
瑞色:吉祥的色彩。
新:新鲜。
泛风:微风。
萦草:环绕草丛。
护游鳞:保护游鱼。
密行:悄悄前行。
碧水:清澈的水。
澄涵月:倒映着月亮。
涩滞:轻柔缓慢。
轻桡:轻轻划桨。
采蘋:采摘萍藻。
比物:相比世间万物。
腰下剑:腰间的剑。
无根:无固定依托。
镜中身:镜中的自我。
平湖春渚:广阔平静的湖面和春天的洲渚。
知何限:美景无限。
拨破:拨开水波。
闲投:悠闲地投入。
独茧纶:独丝般的钓鱼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江上泛舟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享受独处乐趣的情怀。

“为实随流瑞色新,泛风萦草护游鳞。”这里,“为实”可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瑞色”,强调水波的真实和美好。诗人在江上随波逐流,感受着春天新鲜的景致,舟上的轻帆在风中飘扬,而岸边的草木也似乎在守护着这宁静的游子。

“密行碧水澄涵月,涩滞轻桡去采蘋。”这一句,则是诗人对夜晚泛舟情景的描绘。船行得很慢,仿佛与那清澈见底的水相融合,而在这宁静的夜色中,甚至能感觉到月亮的存在。桡声轻响,是采集水生植物蘋的动作,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比物何名腰下剑,无根堪并镜中身。”这两句,则是对个人心境的一种抒情。腰间佩剑,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可能代表着一种精神状态——警觉而坚定。而“无根”则是形容词,修饰“堪”,意指没有固定的依托或寄托之所。镜中映出的身影,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超脱的情感。

“平湖春渚知何限,拨破闲投独茧纶。”最后两句,是对心灵自由状态的描绘。诗人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不知道春天的美好有何止境。在这份闲适之中,他轻轻地划破水面的平静,投向那无边的远方,仿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孤独的艺术态度。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银结条冠子

日下徵良匠,宫中赠阿娇。

瑞莲开二孕,琼缕织千条。

蝉翼轻轻结,花纹细细挑。

舞时红袖举,纤影透龙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鸿

行如兄弟影连空,春去秋来燕不同。

紫塞别当秋露白,碧山飞入暮霞红。

宣王德美周诗内,苏武书传汉苑中。

况解衔芦避弓箭,一声归唳楚天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因成四韵

雁塔搀空映九衢,每看华宇每踟蹰。

题名尽是台衡迹,满壁堪为宰辅图。

鸾凤岂巢荆棘树,虬龙多蛰帝王都。

谁知远客思归梦,夜夜无船自过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