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游子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开篇"行如兄弟影连空,春去秋来燕不同"两句,用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行者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万事皆变的哲理。
接着"紫塞别当秋露白,碧山飞入暮霞红"两句,则通过对边塞秋景和远山晚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这里的“紫塞”、“碧山”等用词,不仅形象鲜明,而且色彩浓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宣王德美周诗内,苏武书传汉苑中"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和怀念。这里的“宣王”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宣王,他的仁德被后世记载在《周易》之中;而“苏武”则是一位东汉时期的忠诚书生,传说他曾在北方边塞上牧羊时,将汉朝的典籍刻在竹简上以传承文化。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和英雄事迹的敬仰。
最后"况解衔芦避弓箭,一声归唳楚天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在这里,“况”字用得极为传神,它既可以理解为“况且”的意思,又能表达一种转折的语气。整句话则是在形象地描绘诗人在险恶环境中避难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哀愁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