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慈光寺

群峰围拱妙莲台,鸟道云梯十里来。

山径曲随云脚转,寺门高压树头开。

游人蜡屐攀初倦,佛子蒲团定已回。

一笑相逢同领会,三生石上不须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德溥的《黄山慈光寺》描绘了黄山慈光寺周围的壮丽景色和游人的感受。首句“群峰围拱妙莲台”以妙莲台比喻寺庙,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环绕与寺庙的神圣地位。接下来的“鸟道云梯十里来”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险峻山路,仿佛是飞鸟才能通行的天路。

“山径曲随云脚转,寺门高压树头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和寺庙的高耸,暗示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与世隔绝。游人“蜡屐攀初倦”,表达了他们登山的艰辛和对寺庙的向往;而“佛子蒲团定已回”,则暗示了僧人们可能已经完成了日常功课,回到静修之地。

最后两句“一笑相逢同领会,三生石上不须猜”传达出一种禅意,游人与僧人相遇,无需过多言语,只需会心一笑,便可领悟佛法的深意。这里的“三生石”更是增添了神秘和缘分的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4)

德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送希公上人

浮玉同分榻,临风思不群。

我怀无可赠,只有半山云。

寒雁横春雾,江梅老夕曛。

杖藜回首处,何日更论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琼花观

曾是随炀驻跸来,琼花何处观犹开。

昔年古径生芳草,此日残碑长绿苔。

寂寞笙歌游客少,凄凉风月为谁哀。

蕃釐一去无消息,惟有閒禽噪石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臞庵居士过董公祠访邓孝威

一杖出萧寺,荒祠比邓林。

楼高云影近,井久石痕深。

掩卷生禅悦,焚香静客心。

我来同孝穆,户外听微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三师石塔

潭北湘南六百年,只图无缝塔中圆。

祖翁血脉今何在,老树乌啼月满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