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德溥的《黄山慈光寺》描绘了黄山慈光寺周围的壮丽景色和游人的感受。首句“群峰围拱妙莲台”以妙莲台比喻寺庙,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环绕与寺庙的神圣地位。接下来的“鸟道云梯十里来”描绘了通往寺庙的险峻山路,仿佛是飞鸟才能通行的天路。
“山径曲随云脚转,寺门高压树头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和寺庙的高耸,暗示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与世隔绝。游人“蜡屐攀初倦”,表达了他们登山的艰辛和对寺庙的向往;而“佛子蒲团定已回”,则暗示了僧人们可能已经完成了日常功课,回到静修之地。
最后两句“一笑相逢同领会,三生石上不须猜”传达出一种禅意,游人与僧人相遇,无需过多言语,只需会心一笑,便可领悟佛法的深意。这里的“三生石”更是增添了神秘和缘分的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