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犬行

禦恶不禦良,守实不守空。主人得犬胜高墉。

有尧汝喧喧,有蹠汝默默。主人得犬胜幽贼。

犬也徐有云,容犬对以臆。

犬为蹠守即吠尧,犬为尧守即吠蹠。

是则庸犬而已矣,比犬之良汝何益。

穿窬得间无人疑,丧家之犬将何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喧犬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寓言的手法,探讨了忠诚与立场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句“御恶不御良,守实不守空”开篇点明主题,强调了在面对善恶时应坚守本心,而非盲目追随。接着,“主人得犬胜高墉”,比喻主人得到一只忠诚的狗,如同有了坚固的城墙,象征着忠诚的力量。

“有尧汝喧喧,有蹠汝默默”两句,通过对比“尧”和“蹠”来阐述忠诚的不同表现。这里“尧”象征正义与领导,而“蹠”则代表邪恶与叛逆。忠诚的狗在面对这两种情况时,应保持沉默或大声吠叫,分别对应不同的立场。

“主人得犬胜幽贼”进一步强调忠诚犬的重要性,它能帮助主人识别并抵御邪恶势力。接下来,“犬也徐有云,容犬对以臆”则描绘了忠诚犬的内心世界,即使面对复杂的情况,它也能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

“犬为蹠守即吠尧,犬为尧守即吠蹠”这两句揭示了忠诚的本质在于立场而非对象,忠诚的犬不论主人选择哪一方,都会忠实地站在其一边,即使这导致它要对抗另一方。

最后,“是则庸犬而已矣,比犬之良汝何益”指出那些只是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立场的犬,其价值远不及忠诚的犬。而“穿窬得间无人疑,丧家之犬将何之”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在道德与忠诚缺失的社会中,个体将无所适从,暗示了忠诚与道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喧犬行》通过寓言的方式,深刻地探讨了忠诚、立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个人应如何坚守自我,体现了诗人对忠诚与道德的重视。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懵鹰行

两翅一展秋云高,两睛四顾秋林肃。

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脑须臾厌其腹。

是艺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

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气与精神。

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数存焉擒不获。

主人失意未可量,鹰也两失而行藏。

中陵自在无由乐,饱则翱翔饥则攫。

形式: 古风

巧蛛行

柔丝转危檐,结网日初卯。

条理满腹中,万虑无一搅。

纪纲国政强,经纬天理巧。

所吐勤如簇上蚕,所织巧如机上妇。

妇织一尺长,蚕吐一两多,轻暖之利为春和。

蜘蛛兼有蚕妇事,蜘蛛独为身腹计。

此勤不必为,此巧不可施,虑有无意空中飞。

形式: 古风

元会次宰臣之韵(其一)

风吹香信下丹霄,远望如云共戴尧。

谁诣兽樽心谔谔,独赢经席气飘飘。

千灵已得回春律,万岁何须却老椒。

弗愧阴阳开妙化,先天方许与公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元会次宰臣之韵(其二)

玉皇宫殿得春朝,冠绶纷纷百辟朝。

未见鱼龙供汉戏,已闻星露入虞韶。

清都梦到惊华丽,寒谷春回喜富饶。

付史几多祥瑞事,终随和气作欢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