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日诸生携酒见过对月同赋

半生道路鬓双皤,又是中秋客里过。

别业可怜荒杜曲,羁怀最怕听商歌。

不知明月几时有,如此清风良夜何。

胜概无诗可收拾,九原唤起老东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江的作品,名为《中秋前一日诸生携酒见过对月同赋》。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十分丰富,让我们逐句进行鉴赏。

“半生道路鬓双皤,”这里“半生”意味着生命的一半,“道路”指的是旅途生活,“鬓双皤”则形容头发花白。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自己年华老去、漂泊他乡的感慨。

“又是中秋客里过。”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寓意团圆和怀念。诗人在此强调自己身处异乡,即使到了应当与亲朋好友共享月光的时刻,也只能孤独地度过,这种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别业可怜荒杜曲,”“别业”指的是远离家园的生活,“可怜”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生活的同情和不舍,“荒杜曲”则描绘出一片荒凉偏僻之地。这里诗人通过环境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故土的眷恋。

“羁怀最怕听商歌。”“羁怀”即是牵挂的情感,“最怕”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忧伤,“听商歌”则是在异乡听到家乡商人的歌声,触动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不知明月几时有,如此清风良夜何。”这两句是直接引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将进酒》的诗句,用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无常和珍惜,以及面对中秋佳节之下,不禁发出感叹。

“胜概无诗可收拾,九原唤起老东坡。”“胜概”指的是非凡的景象,“无诗可收拾”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如此美好的夜色时,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九原唤起老东坡”中的“九原”是地名,而“老东坡”指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这里诗人用自己无法达到前人的境界来表达对苏轼的崇敬之情。

总体而言,吕江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的怀念、旅途生活的孤独感,以及对美好景象和文学前辈的崇拜,展现了一个才子在异乡漂泊时的心境。他的语言平实自然,但又不失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收录诗词(9)

吕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湖怀老仙

觅得宸奎扁,归寻农圃师。

湖山吴子国,花草范村诗。

步屦行春遍,纶巾带雨攲。

百年无此老,合配雪滩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思

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

蛩声雨后长门怨,雁影风前行路难。

无处著愁嫌地窄,有时舒眺见天宽。

最怜人道苏州月,三度中秋一度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栖白庵

门外竹千个,崖颠两径分。

奔泉流碎月,高树碍行云。

游客倦欲卧,道人言少文。

但云秦学士,曾此遇茅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宿横金延庆寺

水路通城近,人家与寺连。

西风渔市鼓,落日野桥船。

尘土非吾事,湖山似去年。

今宵禅榻梦,定是到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