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作二首

虞廷胄子肄声律,汉室小侯齿辟雍。

银汉支流原博大,壁门追琢要从容。

师儒落落渺千载,针齐时时还一逢。

明日邓林厅斧入,可能洞底拔长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曾国藩在丁未年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教育传承和人才选拔的见解。首句“虞廷胄子肄声律”描绘了学子如虞廷贵族子弟研习声韵律法的场景,显示出对古代教育传统的尊重。次句“汉室小侯齿辟雍”则借汉代太学之典,比喻学生如侯爵般进入学术殿堂。

“银汉支流原博大”运用银河比喻知识的广博,强调学问的深邃与广阔。接下来,“壁门追琢要从容”意指学习需如匠人雕琢玉器般精细且沉稳,不可急于求成。诗人感慨“师儒落落渺千载”,表达对历代师儒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示教育的延续性。

“针齐时时还一逢”以针线比照学问的精进,意指即使时光流转,精妙之处仍能偶遇。最后一句“明日邓林厅斧入,可能洞底拔长松”寓意考试选拔人才如同邓林伐木,期待有才者能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如同拔起深藏地下的长松,形象生动,寄寓了对优秀人才的期待。

整首诗寓教于言,既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期望,展现了曾国藩作为教育家的深厚情怀。

收录诗词(225)

曾国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子城,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 字:伯函
  • 号:涤生
  •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 生卒年: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三十二初度次日书怀

男儿三十殊非少,今我过之讵足欢!

龌龊挚瓶嗟器小,酣歌鼓缶已春阑。

眼中云物知何兆,镜里心情只独看。

饱食甘眠无用处,多惭名字侣鹓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其一)

镌章琢句寻常事,激烈心情约可怜。

今日词臣须颇牧,古来蒙士出幽燕。

杨家忠义存三疏,孙相威名在九边。

莫借文章追往哲,要凭肝胆报皇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其二)

囗囗苦忆王仲宣,投簪浩荡卧江天。

三年促膝从予坐,四海低头道子贤。

北李南何各坛坫,枫青塞黑与缠绵。

因君更逐停云想,望断襄阳落照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忆弟二首(其一)

无端绕室思茫茫,明月当天万瓦霜。

可惜良宵空兀坐,遥怜诸弟在何方。

纷纷书帙谁能展,艳艳灯花有底忙?

出户独吟聊妄想,孤云断处是家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