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

何处堪惆怅,红残雨后春。

一双衣袖湿,知是折花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惜春》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雨后的哀愁与怀念。首句“何处堪惆怅,红残雨后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的春日场景中。接着,“红残”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凋零的景象,而“雨后春”则暗示了自然界的更迭与生命的短暂。

“一双衣袖湿”,这一细节描写尤为精妙,不仅表现了雨水的浸润,更通过“湿”字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潮湿与感伤。衣袖之湿,或许是因为雨水,但更可能象征着诗人因思念或哀悼而产生的泪水,或是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一句“知是折花人”,点明了情感的指向,让人联想到那位在雨后采摘花朵的人,或许是曾经陪伴过诗人享受春光的友人,或许是诗人自己,抑或是某种象征性的存在。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整体而言,《惜春》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深深怀念。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富有哲理,是清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首佳作。

收录诗词(10)

马福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兴

风吹满树叶萧萧,睡起珠帘影动摇。

却怪深闺天易晚,药炉烟重湿芭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焚香读道书口占

红窗花影自纷纷,一卷常持冰雪文。

却忆夜深礼斗罢,彩云遥送小茅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辰山步虚词

阊阖初开黄道边,鸣钟伐鼓会群仙。

多缘误折琼枝树,谪下瑶台十五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济宁月夜

丹枫两岸夹长堤,满目征帆夜不迷。

千里关河同此夜,数声柔橹过前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