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其八十三)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儿手指天。

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铁牛犁田播下财富,刻字孩童穿针引线。
小小谷粒藏着乾坤,两升锅里煮尽山河。
白发老翁眉头低垂,蓝眼睛少年指向天空。
若能领悟这深奥之理,这深奥之外再无更深奥。

注释

铁牛:比喻勤劳和财富。
贯:穿针引线,比喻连结或引导。
粟:谷物,这里指小颗粒。
世界:比喻宇宙或万事万物。
铛:古代炊具,类似锅。
山川:象征大地和自然。
白头老子:形容年长者。
碧眼胡儿:泛指异族人,这里可能指有异域特征的人。
玄会:深入理解和领悟。
玄玄:形容深奥难解。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 这两句描绘了一副奇异的景象,铁牛代表坚不可摧的力量,它在土地上耕耘,播下的是金钱,这不仅是对勤劳和富饶的象征,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蕴含着无尽财富的想象。而刻石时童把贯穿,则更深一步地描绘了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穿透,显示了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

"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中的微观与宏观世界的极致概括。一粒粟可以蕴含整个世界,这不仅是一种数量上的无限缩小,也是一种宇宙观的表达。而二升铜锅中能够煮沸山川,更是将有限空间内涵盖了广袤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大与精妙的赞叹。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儿手指天。" 这两句则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面对着大地,其沉思状如同在与地球沟通。而另一位碧眼胡儿,则伸手向天,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的不同族群和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人类对于宇宙的探寻与仰望。

"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宇宙间最深层次真理的感悟。在这里,“玄”字代表着最高的哲学和宇宙真谛。如果能够在这世界之中领悟到这种真理,那么就不再需要寻找其他更高的奥秘了。这是一种对宇宙本质的极致追求,也是诗人对于生命与存在的终极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精妙的自然界图景,并且透露出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七言(其八十四)

箕星昴宿下长天,凡景宁教不愕然。

龙出水来鳞甲就,鹤冲天气羽毛全。

尘中教化千人眼,世上人知尔雅篇。

自是凡流福命薄,忍教微妙略轻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言(其八十五)

因思往事却成憨,曾读仙经第十三。

武氏死时应室女,陈王没后是童男。

两轮日月从他载,九个山河一担担。

尽日无人话消息,一壶春酒且醺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七言(其八十六)

垂袖腾腾傲世尘,葫芦携却数游巡。

利名身外终非道,龙虎门前辨取真。

一觉梦魂朝紫府,数年踪迹隐埃尘。

华阴市内才相见,不是寻常卖药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言(其八十七)

万卷仙经三尺琴,刘安闻说是知音。

杖头春色一壶酒,炉内丹砂万点金。

闷里醉眠三路口,闲来游钓洞庭心。

相逢相遇人谁识,只恐冲天没处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