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赏芍药四首(其三)

东皇倩汝送将归,小雨花间密复稀。

色映凤池分晓润,香薰芸阁撷春菲。

金盘露滴九重迥,玉碗风欹一尺围。

不似江南三月见,萧萧篱落野人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内阁赏芍药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芍药的美丽与香气。首句“东皇倩汝送将归”,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芍药比作被东皇(传说中的春天之神)派遣的使者,即将离开此地,营造了一种即将别离的氛围。接着,“小雨花间密复稀”描绘了雨中花间的景象,雨点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朦胧美。

“色映凤池分晓润,香薰芸阁撷春菲”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芍药的色彩与香气。凤池和芸阁分别代表了皇宫和藏书阁,这里通过色彩和香气的映射,不仅突出了芍药的美丽,也暗示了其高雅的气质。同时,“晓润”和“春菲”也体现了芍药在清晨的滋润和春天的生机。

“金盘露滴九重迥,玉碗风欹一尺围”则通过金盘和玉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芍药在露水和微风中的姿态,露珠在金盘上滚动,玉碗倾斜,仿佛整个场景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里不仅赞美了芍药的形态之美,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一句“不似江南三月见,萧萧篱落野人扉”对比了江南三月的景象,与当前所见的芍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南三月通常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春季,这里的“萧萧篱落野人扉”可能是指江南春天的田野景色,与内阁中的芍药形成对比,强调了内阁赏芍药的独特之处和高雅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芍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香气,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宫廷生活以及季节更替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内阁赏芍药四首(其四)

紫泥封后未言归,半下朱帘昼漏稀。

郑国由来歌芍药,卫人何用采葑菲。

开齐似剪霞添色,盛极惟愁月减围。

闻说花时多胜集,阁门向晚尚留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沈石田寄太湖图

远寄萧萧十幅图,霞明雾暗雨模糊。

眼中觉我无云梦,胸次知君有太湖。

溪壑怀人如有待,烟云入手若为逋。

黄金万树秋风里,拨棹西来莫滞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吊文山遗墨

柴市悲风昼作阴,遗言一字抵千金。

青泥不化苌弘血,白日还昭豫让心。

千古乾坤留突兀,六丁雷电下搜寻。

贻书好为参元贺,免使英雄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彭都指挥督饟南还

横槊临江气亦豪,风流文彩映戎韬。

尊前暂借留侯箸,家世曾传吕氏刀。

白下看花怀契义,湟中积谷仗贤劳。

前人名在凌烟阁,飒爽犹怀鄂与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