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寄杨子常先生

闲来窗下枕书眠,一榻清风五柳烟。

松籁忽生茶鼎内,桐阴半落笔床前。

莲花结社思陶令,柿叶供书想郑虔。

本欲解嘲无可解,醉余还展子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遣兴寄杨子常先生》由清代诗人王维宁所作,描绘了一幅闲适雅致的生活画卷。诗中以“闲来窗下枕书眠”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仿佛读者也随着诗人的脚步,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下来,“一榻清风五柳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诗人的超然心境,五柳烟的意象,既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诗人自身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写照。

“松籁忽生茶鼎内,桐阴半落笔床前”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和光影变化,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诗意与和谐。松林间的风声在茶鼎中回响,桐树的阴影轻轻洒落在笔架之上,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莲花结社思陶令,柿叶供书想郑虔”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历史,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莲花结社,暗指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学问、诗文;而“柿叶供书”,则是对郑虔以柿叶为纸书写诗文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最后,“本欲解嘲无可解,醉余还展子云篇”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时,选择沉浸于文学世界寻求慰藉的心境。这里的“子云篇”,可能指的是扬雄的著作,借以表达诗人对古代文学的崇敬以及在文学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和致敬,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

王维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锦幕银床冷不眠,玉尘骚屑满瑶天。

细飘曲槛欺梅粉,忽度幽窗讶柳绵。

堪与素娥分冶艳,莫将青女比婵娟。

谢家庭院深深闭,彩句何由乞一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元鉴上人

方外依然数有穷,百年禅度比旋空。

鹤巢冷落留残月,蝶梦依稀散晓风。

法性尽随流水去,影堂惟许白云通。

一灯不灭谁相守,夜雨僧雏泣烬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留别小妓张凤

半载心期一夕休,晓风残月怅悠悠。

刘晨去后花应谢,箫史归来凤少留。

别梦易迷桃叶渡,离魂难上木兰舟。

秦淮便是天河水,为有张星在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杂诗.从牧翁在西曹作

愁凭北酒缓中肠,情寄南云去路长。

心似寒砧摇独杵,身同警枕转空床。

梅花早白非关雪,蒲柳先衰可待霜。

高足要津缘底事,也知老大是徒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