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学正(其二)

遗文脍炙在吾乡,赋罢谁能少荐扬。

声迹有妻先蝶梦,行藏无子付洴方。

云萝烟蔓新泉宅,秋月春花旧野堂。

交倡丝笺真翰墨,几人知为宝巾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我故乡,他的著作广受赞誉,写完后谁又能不推崇呢。
他的名声和事迹,如同妻子先于蝴蝶梦境般飘渺,生前没有子嗣,一切都托付给了泉水。
他居住的新居如云萝缠绕的山泉别墅,旧时的田野堂舍仍保留着秋月春花的景色。
交往中的人们珍视他的诗篇,那些丝质信笺如同真正的翰墨宝物,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们的价值。

注释

遗文:遗留的著作。
脍炙:广泛流传,受人喜爱。
吾乡:我的家乡。
赋罢:写完之后。
声迹:名声和事迹。
妻:妻子。
蝶梦:如梦似幻。
洴方:托付给泉水。
云萝:藤蔓植物,常用于形容山居环境。
烟蔓:如烟如蔓,形容茂盛。
新泉宅:新建的泉水别墅。
秋月春花:四季美好的景色。
交倡:交往中的人们。
丝笺:丝质信纸。
真翰墨:真正的珍贵文字。
宝巾箱:珍贵的文献收藏。

鉴赏

这首诗是叶大年在宋朝所作,名为《挽王学正(其二)》。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人遗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被发掘的感慨。

“遗文脍炙在吾乡,赋罢谁能少荐扬。”开篇两句,通过“遗文”和“脍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文学作品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才华未被认可的感慨。

“声迹有妻先蝶梦,行藏无子付洴方。”这两句中,“声迹”和“行藏”暗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播和承载。同时,通过“妻先蝶梦”和“无子”,诗人表达了一种生命中的孤独与无依。

“云萝烟蔓新泉宅,秋月春花旧野堂。”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新泉宅和旧野堂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区别,也象征着时光流转与个人命运的变迁。

“交倡丝笺真翰墨,几人知为宝巾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珍视以及他人难以理解其价值的心情。通过“交倡”和“真翰”,强调了作品的真实与非凡,同时“几人知为宝巾箱”则是对外界不解之人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深沉的自我表达,既有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命运的叹息。叶大年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

叶大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王学正(其一)

书剑当年游上都,贤关虫篆校诸儒。

文华灿灿九苞凤,俊气骎骎千里驹。

妙质竞谁挥垩漫,白头空此死樵苏。

遗编残稿应犹在,搔首令人益叹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奉赋水仙花诗以谢提宫龚丈之贶

水晶宫阙云母軿,列仙夜宴晓未阑。

万妃倚竹翠袖寒,捧黄金杯白玉盘。

劝酬未足云中欢,天门叫班奏祥鸾。

惊此绰约落尘寰,嫣然花面明雕栏。

天香宫态冰雪颜,江梅避舍不敢干。

肯与哙伍羞山樊,说似诗伯平章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读书堂五首(其五)

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

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

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

彼须匪所彊,此售宁或求。

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

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

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

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读书堂五首(其四)

左角明西方,十分农事回。

鞭蒲正尔束,系圄夷然开。

我胡汝乎德,一朝变喧豗。

仁义不蹂践,肺肝自胚胎。

再拜父老言,美意吾所该。

诗书不得力,亦自书中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