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诗人以“岩岫崚增洞壑奇”开篇,巧妙地运用叠词“崚”和“奇”,不仅展现了山峦峭壁的险峻,也突出了洞穴的奇异,营造出一种雄伟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悬藤古木半迷离”一句,通过“悬藤”与“古木”的结合,以及“半迷离”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片古老而幽静的森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原始与宁静。
“冷泉亭子清溪上”一句,将视线引向一处静谧的冷泉亭,坐落在清澈溪流之上,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感受。最后,“谁识源头混混时”则以反问的形式,引人思考,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与深远,同时也表达了对源头活水的赞美与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源头的探索精神,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