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晴

喜晴才六日,愁霖复连朝。

忆昨从香山,夹路看良苗。

便雨未为害,况复滋新荞。

云何肠展转,不解予烦焦。

所虑在永定,漫堤筑未牢。

此时不放晴,盛涨何时消。

哀哉固邑民,风雨所漂摇。

赈恤诏屡颁,补救心频劳。

万户苟失安,九重岂足骄。

晚来西北风,浮云碎欲飘。

檐喜乾鹊鸣,池敛官蛙嚣。

宜旸愿及时,南望心神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望晴》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诗人对久雨盼晴的心情与忧虑,以及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句“喜晴才六日,愁霖复连朝”表达了诗人对短暂晴天的喜悦与连续阴雨的愁苦。接着,“忆昨从香山,夹路看良苗”回忆起从前在香山时,道路两旁绿苗茁壮的情景,引出对当前雨水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担忧。

“便雨未为害,况复滋新荞”虽有雨水,但并非全无益处,它能滋润新种的荞麦。然而,“云何肠展转,不解予烦焦”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担心雨水过多会带来灾害。

“所虑在永定,漫堤筑未牢”提到对永定河堤防的忧虑,担心洪水泛滥。紧接着,“此时不放晴,盛涨何时消”表达了对当下天气的急切期盼,希望尽快放晴以缓解水患。

“哀哉固邑民,风雨所漂摇”表达了对受灾百姓的同情,风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诗人深知“赈恤诏屡颁,补救心频劳”,政府已多次发布救济诏令,尽力补救,但“万户苟失安,九重岂足骄”强调了百姓安居的重要性,即使皇帝也应为此感到羞愧。

最后,“晚来西北风,浮云碎欲飘”预示着天气即将好转,诗人“檐喜乾鹊鸣,池敛官蛙嚣”看到屋檐上喜鹊的鸣叫和池塘中官蛙的安静,感到欣慰。他“宜旸愿及时,南望心神翘”期待阳光早日到来,心情激动地向南眺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月朔日作二首(其一)

灵景腾清曜,皓天符金行。

仰睇浮云破,廓然放午晴。

好风西北来,襟袖一以清。

愁霖见日影,顿觉慰快并。

今年节候迟,秋馀七日程。

孟朔应嘉占,吾将盼西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七月朔日作二首(其二)

昨夜积霖暴,展转愁不寐。

应为半年判,洗我烦忧萃。

曰无往不复,吾闻之周易。

新秋才上日,便得逢开霁。

丰隆尚留恋,积重有馀势。

徐散归其岫,遥峰已森翠。

傍晚蝉声亮,苍旻舒爽气。

瞻望益屏营,宜旸仰鸿赐。

形式: 古风

叶抽葱绿瓣熉黄,墙角含风滟露光。

莺下林窥疑借色,蝶飞丛出不沾香。

义传尔雅谁家疏,诗咏卫风第几章。

我自先忧忧惯者,纵教树背那能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银汉

银汉欲斜倾,秋宵色倍明。

浪传西蜀到,不共海潮盈。

玉斗萍疏点,金风浪细生。

黄姑相望处,幽恨未能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