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冰绡细剪裁,絮飘轩槛粉铺苔。

千山种遍峰峰玉,九陌开齐树树梅。

鹤氅离披驴背咏,渔蓑冷淡鸭头回。

骖鸾拟赴瑶池宴,飞舞琼花入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纯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雪花比作冰绡,轻盈地飘落于轩槛之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粉霜。千山覆盖着玉峰,九条大道旁绽放着梅花,景象既壮观又雅致。鹤氅和渔蓑的意象,增添了诗中的宁静与闲适之感,而驴背咏和鸭头回则描绘了冬日里的一份悠闲与自在。最后,诗人想象自己乘鸾赴瑶池宴,琼花飞舞,落入酒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雪景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收录诗词(511)

胤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体空质妙禀阳辉,一镜明能遍九围。

冷伴画楼吹玉笛,清临香阁理金徽。

纤纤柳外星光隐,寂寂花间烛影微。

独有沧江烟浪里,扁舟载得满轮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池边

斋居读书暇,晚向池边步。

水面落花浮,水底行云度。

山色从西来,泉声日东注。

静观物何闲,超然得妙悟。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花前

小园目眩揽群芳,红紫成帷锦绣张。

次第迎风争献笑,参差向日各分香。

无名也自矜韶节,入品方堪逞艳阳。

抱蕊攒英蜂与蝶,何曾解得惜春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二)东台

嵯峨东陟插云峰,壁翠峦苍亘百重。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

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