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舟中即事(其二)

忽惊春事过,几见落花飞。

贫病人堪老,勋名愿转违。

诗从愁里赋,家向梦中归。

去去无劳问,沧江旧业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舟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忽惊春事过,几见落花飞”以“忽惊”二字开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日的美好仿佛在不经意间悄然逝去,而“几见落花飞”则通过落花的飘零,形象地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喻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贫病人堪老,勋名愿转违”两句,诗人将个人的境遇与情感融入其中。这里,“贫病”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和身体的痛苦,更是心灵深处的挣扎与无奈。“堪老”则透露出一种对年华老去的接受与无奈,而“勋名愿转违”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与最终未能实现的遗憾,这种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深度和感染力。

“诗从愁里赋,家向梦中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创作诗歌的过程与内心的愁绪紧密相连,说明艺术往往源自于生活的苦难与情感的激荡。同时,“家向梦中归”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归乡之愿,这种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诗作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感。

最后,“去去无劳问,沧江旧业微”两句以决绝的语气收尾,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命运的淡然接受。这里的“沧江”既是地理上的具体地点,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而“旧业微”则暗示着对过去成就的淡漠态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放手一搏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6)

梁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寒岩

一径穿林入,凭高信杖藜。

坐临青嶂阔,指顾白云低。

洞古龙宫閟,烟深鹤驭迷。

胜游饶雅咏,彩笔恣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陈士鹄赴进士举兼柬黎惟敬欧桢伯梁彦国诸公

把袂骊歌越水滨,况逢秋尽倍伤神。

风尘赤羽须看剑,世路青云好致身。

别后几虚莲社月,到时应恋曲江春。

蓟门旧侣如相讯,为报烟霞一葛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同陈重衡熊楚伯西园听莺得萍字

宿雨初收报晓晴,名园深处有啼莺。

一杯共向花前听,百啭遥传柳外声。

吟罢几人閒白昼,愁来孤剑按青萍。

堪怜此会饶幽思,莫遣春愁感慨并。

形式: 七言律诗

闻海寇犯省城

艨艟巨舰捲江涛,杀气凭陵海岳高。

转战漫劳徵虎旅,谈兵虚道识龙韬。

烽烟一望归心折,鼙鼓频听客梦劳。

铜柱勋名堪此日,时危谁赠吕虔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