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无尽因续成诗

野僧窿客下烟岚,试问如何是翠岩。

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访客在山中对话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首句“野僧窿客下烟岚”,以“野僧”开篇,点明了人物身份,身处自然之中,与世隔绝,接着“窿客下烟岚”描绘了僧人引导访客穿越云雾缭绕的山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次句“试问如何是翠岩”,访客对僧人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翠岩”象征着什么?这里不仅涉及自然景观的描述,更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存在的深层思考。

第三句“门近洪崖千尺井”,通过“洪崖千尺井”的形象,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和时间感,暗示了深邃的智慧和历史的积淀,同时也隐喻了内心的探索与深度。

最后一句“石桥分水绕松杉”,以“石桥”为引,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水流在石桥下分流,环绕着松树和杉树生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修行者心灵的净化与成长,仿佛在说,只有经过内心的洗礼,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哲思与禅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

释圆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栖贤开先寺

三峡飞梁如卧龙,苍藤碧蔓挂长松。

煮茗窗前清众会,读书岩下古人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澹山岩

门开岩底洞沈沈,窦乳云泉矢路深。

香石峭峰千载异,龙潭幽穴四时阴。

僧居筑室随高下,客到留小见古今。

南出零陵一舍地,清潇堤上好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示寂偈

五十五年梦幻身,东西南北孰为亲。

白云散尽千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悼侍儿

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

伤心瘴江水,同渡不同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