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十七

匹夫为大侠,吾慕鲁朱家。

翩翩四公子,贤豪奚足誇。

猛士处贫贱,神鱼困泥沙。

金鳞三十六,惨淡含朝霞。

变化虽有时,奈此寒与饥。

恩害日相生,欲报贵无私。

暴虎而冯河,英雄所不为。

五贼在心中,运之如璇玑。

去矣陈孺子,冠玉何权奇。

天下在鼎俎,宰割其随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陈十七》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匹夫为大侠,吾慕鲁朱家”开篇即以“大侠”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侠义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陈十七的钦佩之情。接着,“翩翩四公子,贤豪奚足夸”描绘了陈十七的风度翩翩,才智超群,无人能及,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

“猛士处贫贱,神鱼困泥沙”运用比喻手法,将陈十七比作处于困境中的猛士和神鱼,形象地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金鳞三十六,惨淡含朝霞”则以金鳞象征陈十七的才华和理想,尽管身处困境,但依然充满希望和光明。

“变化虽有时,奈此寒与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勇气。“恩害日相生,欲报贵无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无私奉献的推崇。

“暴虎而冯河,英雄所不为”引用典故,警示人们不应盲目冒险,应谨慎行事。“五贼在心中,运之如璇玑”提醒人们内心的欲望和贪念如同漩涡,需要谨慎驾驭。

最后,“去矣陈孺子,冠玉何权奇”是对陈十七的赞美,称他如同戴着美玉的少年,拥有非凡的才能和魅力。“天下在鼎俎,宰割其随时”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暗示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敏感和关注。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屈大均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视角。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万生

寡妇得丹穴,礼抗万乘君。

百尺怀清台,煌煌巴水滨。

丈夫无货财,为德将何因。

观时得权变,白圭诚智人。

东南市玉帛,西北贸马牛。

为君富敌国,五行运其筹。

握土成黄金,丹诀藏浮丘。

关中日转饷,地利如川流。

功名何赫赫,谁知文终侯。

形式: 古风

与诸公别于西陵

浮云何瀰瀰,导我将何之。

徘徊西陵路,与子搴江蓠。

江蓠久不芳,佳人无衣裳。

烹鱼贵神鼎,酌醴宜鸾觞。

鸾觞君不御,别恨吴天长。

参辰日错行,龙虎不相望。

我无四澥罗,何以获鸳鸯。

楚歌为羽声,壮心空低昂。

君子握神器,小人重文章。

去去且挥手,久要愿不忘。

形式: 古风

寄陈黄门

美人游四海,滔滔伤不归。

鼋鼍衔左黪,中流援者谁。

我欲拔剑去,路长无粮资。

人马皆饥豗,徬徨泪濡衣。

驾言陟高冈,顺风呼所期。

吾子白衣冠,呜咽前致辞。

丈夫怀心胆,报德当乘时。

母以天年终,聂政今何依。

众人鸟兽散,弃我忽如遗。

逝将衽金革,与子同驱驰。

但视沧浪天,莫顾黄口儿。

形式: 古风

寿母(其一)

我生遘丧乱,周游悲道穷。

发肤虽至昵,相依不克终。

子春难全归,豫让靡成功。

仰辜昊天德,俯愧白华躬。

兹辰介春醴,瓶罍无光容。

捧土塞盟津,吹琯回条风。

微志苟不移,庶可慰尸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