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且过庵二首(其二)

二三弟子亦多事,执卷时同就薜萝。

不碍书声侵晓磬,莫教世事挂庭柯。

虎常问讯来空砌,人或寻诗上雪坡。

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生活场景。诗人释函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首句“二三弟子亦多事,执卷时同就薜萝”描绘了僧侣们在自然中静心读书的情景,薜萝象征着隐逸和自然之美,暗示了他们追求的精神境界。

接着,“不碍书声侵晓磬,莫教世事挂庭柯”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书声与晨钟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同时,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让外界的琐事扰乱内心的平静,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守护。

“虎常问讯来空砌,人或寻诗上雪坡”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庵内与外界的和谐共存。虎的来访和人的访诗,都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暗示了庵内生活的独特魅力和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最后,“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和放下执着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释函可对于生活、自然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下时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

莫道僧閒閒不得,几多情事拨难开。

岕茶带梗敲冰煮,山药连皮拾粪煨。

夜听犬声知有虎,晴拈雪瓣恨无梅。

寻常日午门犹掩,只恐溪云撞入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一)

去岁菊花曾有约,今年不待菊花开。

予先渡水凭鞍立,尔自冲风带帽来。

旷野逢人偏问姓,残阳投寺且擎杯。

此是山行第一日,钟声佛火共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二)

过桥即是辽阳郭,郭外行过泪已潸。

一郡嗷嗷鸿乍集,千年杳杳鹤无还。

才看老女孤坟草,又上前王驻跸山。

我倦欲眠依旧土,嶙峋石壁任孤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三)

望见叠峰刚八里,到来门径各鲜新。

不因此地禅居壮,那识长边古佛尊。

蓄瓜欲比蘋婆味,见树还生桃子津。

夜半犬声何足怪,山中魑魅亦亲人。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