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生活场景。诗人释函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首句“二三弟子亦多事,执卷时同就薜萝”描绘了僧侣们在自然中静心读书的情景,薜萝象征着隐逸和自然之美,暗示了他们追求的精神境界。
接着,“不碍书声侵晓磬,莫教世事挂庭柯”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书声与晨钟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同时,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让外界的琐事扰乱内心的平静,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守护。
“虎常问讯来空砌,人或寻诗上雪坡”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庵内与外界的和谐共存。虎的来访和人的访诗,都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暗示了庵内生活的独特魅力和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最后,“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和放下执着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释函可对于生活、自然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下时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