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吟

绍熙三年冬,二十有五日。

良月信城西,一火近千室。

其间邸店多,吾亦仅六七。

暮收五百钱,旦为十口实。

兹乃例遭焚,隐忍不敢诘。

閒常巷党人,意谓颇丰逸。

高者即见鄙,下者但相疾。

终岁纵栖栖,畴肯顾蓬荜。

生产今泯焉,诸贤必能悉。

祝融疑相吾,参元可同律。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韩淲所作的《祝融吟》。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绍熙三年冬天遭遇的一场火灾,其店铺被焚毁,损失惨重。面对灾祸,作者表现出隐忍和无奈,同时对周围人的态度进行了反思。

首句“绍熙三年冬,二十有五日”点明了时间背景,接着“良月信城西,一火近千室”描绘了火灾的规模,一场大火几乎摧毁了整个街区。接下来,“其间邸店多,吾亦仅六七”表明作者的店铺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未能幸免于难。

“暮收五百钱,旦为十口实”反映了火灾前后的经济状况,夜晚勉强收得五百钱,早晨却要为一家十口的生活奔波。这体现了火灾给作者带来的生活压力。“兹乃例遭焚,隐忍不敢诘”表达了作者面对灾难时的无奈与隐忍,不敢责问命运。

“閒常巷党人,意谓颇丰逸”转而描写周围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似乎过着较为安逸的生活。“高者即见鄙,下者但相疾”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与偏见,高地位的人看不起低地位的人,低地位的人则互相嫉妒。

“终岁纵栖栖,畴肯顾蓬荜”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冷漠的感慨,即使一年到头忙碌奔波,也无人关心他的困境。“生产今泯焉,诸贤必能悉”强调了火灾对生计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此的了解。

最后,“祝融疑相吾,参元可同律”以神话中的火神祝融自比,表达了对灾难的不解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宇宙法则的共鸣。

整体而言,《祝融吟》通过个人遭遇火灾的经历,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溪汛浮桥屡解

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

浸淫人尚可,恐汎新插苗。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

玉帛走群望,虎头潭荡摇。

如何千里间,阳阴犹未调。

干戈或底定,丰穰苏瘵凋。

郊居茅茨湿,不过日寂寥。

饥寒自常事,鸡鸣复萧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示儿

士固贵诵说,人亦要力行。

气质到深厚,心术尤分明。

贵贱易迁变,是非多战争。

直宜刚且正,无复弱而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再示子文

悌弟其谁家,欢然友于兄。

饮我一杯酒,北客交旧情。

凉雨清晚云,庭柯澹阴阴。

席间长少集,文献各准绳。

是岂小故哉,宜醉亦宜醒。

形式: 古风

叔逢尊兄同二犹子季夏奉先翁南山先生初忌祠事宿安固山房长侄赋诗和章盈握余时客峨下莫与省扫东望悲哽入秋乃能赓载随韵写情不敢自以为诗也

诗筒南山来,缄题手亲揭。

三年蓼莪废,楚怆不堪说。

向来志显扬,岂不愿华烨。

自量分予薄,敛退畏官热。

所冀短日延,得奉兰羞洁。

物聚斯有散,中岂长盍盍。

吾翁烛此理,至言不苟发。

谓宜发老更,前后祝哽噎。

洞天俄趣还,玉锁一笑掣。

百年会归尽,九原疑可作。

伤心北冈松,长挂东岭月。

遥闻朱炜末,省扫俎豆列。

我独滞三峨,转烛半年别。

一生未禅悦,静虑已朝彻。

眷此顾复恩,追远倍悽切。

阿兄抱渊静,诸阮更姱节。

无忘溪翁铭,念念攸好德。

灵源浚演迤,可使中遏绝。

我虽懦不武,愤世能激烈。

庶无忝所生,愿赋濂溪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