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坡仙郁孤台韵送郑绣使还朝

人人羡登仙,去作上界游。

谁知世蒙恩,公其晦叔流。

众芳正回春,一叶偶似秋。

灵修岂数化,宿莽休槛洲。

却怜贪荣人,前后几蜃楼。

策今陈洛阳,疏肯谀沧州。

阊阖浮云开,台阁清风留。

所期共推庆历车,可复偏重元祐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人人都向往成仙,去往那高远的天界漫游。
谁料世间竟有厚恩,他却像叔孙通那样韬光养晦。
众多花朵正迎着春天绽放,一片叶子却仿佛预示着秋天来临。
仙灵修行之地变化多端,就像宿莽草在洲渚间休憩。
可怜那些追求荣华的人,眼前总像是海市蜃楼般虚幻。
如今的策略摆在洛阳,他怎肯迎合权贵以求升迁。
宫门如云层打开,朝廷的楼阁充满清风。
我们期待的是共同推动庆历改革,而非只看重元祐时期的某一方舟。

注释

仙:成仙,道教中的长生不老。
晦叔流:比喻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
众芳:众多花朵,象征美好的事物。
灵修:指神仙或仙灵修行的地方。
贪荣人:追求荣华富贵的人。
策今:当前的策略或计策。
疏肯:是否愿意,肯否迎合。
阊阖:古代宫门,这里代指朝廷。
庆历车: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
元祐舟:元祐时期的政治倾向或政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由基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表达了对郑绣使还朝的羡慕和对仕途沉浮的感慨。他赞扬了郑绣使的高尚情操,暗示其虽身处朝廷,但不慕荣华,如同春花中的一片秋叶,保持着淡泊之志。诗人希望郑绣使能如仙人般超脱,不被尘世浮云所迷惑,期待他们共同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元祐时期),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庆历改革)。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道德追求。

收录诗词(34)

曾由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冰合忽见小舟

四望黯同云,平湖堕银汉。

一叶柳边来,应是寒澌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

胡讲书赴张国录讲席之招良月也

初日融霜泮水清,鹄袍翔集宿中庭。

先生有道如阳月,太白占祥聚德星。

安定重来阐湖学,横渠端坐讲西铭。

自怜一唯无传久,避席何时觌典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贺林正字

道山群玉聚,前辈说乾淳。

近代岂乏士,清时赖有君。

谁传艾轩派,喜得嫡孙亲。

所欠非荣进,名流万古芬。

形式: 五言律诗

游宜春北岩

宦躯真沐漆,放怀北岩去。

行行如蔍境,渐入幽绝处。

湿翠欲沾衣,晴云乱生屦。

滩声时抑扬,岚气互吞吐。

松寒韵笙竽,碣石状钟虡。

朱实袅碧藤,白羽明翠坞。

提壶忌人醒,市醑邀我沽。

野果枝头寻,水乐空中度。

饮少辄颓玉,山灵劳拱护。

起来一凭栏,件件是佳句。

此景几百年,却待予全付。

吟成石点头,喜极石应语。

何处一鸣鹤,而作赏音和。

仰峰人所仰,隔江不受呼。

正如山中人,九诏不一顾。

传闻唐卫公,挟册曾此寓。

皋夔读何书,瑰誉响千古。

一生拗介甫,政坐读书误。

公乎傥可作,同草遂初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