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二首(其一)

急风吹,惊涛起。扁舟稳住烟波里。酒初甜,鱼正美。

几度斜阳逝水。好西湖,应无比。藕花菱蔓牵船尾。

妇莫愁,儿莫喜。卧看暮山凝紫。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鉴赏

这首《渔歌子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舟晚归图景。诗人以“急风吹,惊涛起”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既展现了风浪的猛烈,又预示了渔舟在波涛中的稳定与从容。接着,“扁舟稳住烟波里”,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世界,仿佛置身于一片浩渺的湖面上,与世隔绝。

“酒初甜,鱼正美”两句,不仅描绘了渔夫生活的甜美与丰足,也暗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随着“几度斜阳逝水”,日落西山,余晖洒满水面,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更迭被诗意地展现出来,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维度。

“好西湖,应无比”一句,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整个场景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由衷喜爱和赞叹。最后,“藕花菱蔓牵船尾”描绘了船行水上时,荷叶与菱蔓随风摇曳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妇莫愁,儿莫喜。卧看暮山凝紫”则通过人物的情绪反差,进一步渲染了宁静和谐的氛围。妇人不忧愁,儿童不欢喜,都在静静地欣赏着夕阳下的山色,这种平和的心态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舟晚归的宁静生活,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收录诗词(17)

史惟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歌子二首(其二)

冻云凝,飞霰下。披蓑江上收纶罢。洒篷窗,迷草舍。

人语炊烟初夜。望寒林,都似画。一枝瘦竹偏宜写。

醉欹眠,相枕籍。又送塞鸿归也。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一落索.重九后雨

日晚津亭鸣鼓,雁惊南浦。

霜螯在手酒盈樽,休更问沙场苦。青史几番今古。

绘成愁谱。两条桦烛四条弦,恁消得廉纤雨。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青玉案.杨花

杨花不绾春光住。任飘泊东西去。

吹度园林千万树。

穿帘透幕,窥窗拂槛,渺渺迷归路。

河边桥畔应无数。化作浮萍向何处。

无奈啼鹃声正苦。

风化娇困,烟丝醉软,都付黄昏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玉楼春.感旧

青山碧涧娇歌舞,香扑春江浮绿醑。

桃花似笑柳如颦,蜡烛能啼弦解语。

重来草没曾行处,却倚闲窗愁听雨。

淡烟轻霭一年年,并作今宵相忆苦。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