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二首(其二)

冻云凝,飞霰下。披蓑江上收纶罢。洒篷窗,迷草舍。

人语炊烟初夜。望寒林,都似画。一枝瘦竹偏宜写。

醉欹眠,相枕籍。又送塞鸿归也。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渔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首先,“冻云凝,飞霰下”两句,以凝重的云层和飘落的雪粒开篇,营造出冬日寒冷而静谧的景象。接着,“披蓑江上收纶罢”,渔夫在江边结束了一天的垂钓,身着蓑衣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体现了渔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洒篷窗,迷草舍”两句,通过窗户上的雪花和远处模糊的草屋,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宁静。而“人语炊烟初夜”则描绘了夜晚来临,渔村中传来温暖的人声与炊烟升起的温馨画面,展现出渔村生活的和谐与安宁。

“望寒林,都似画”一句,将眼前的冬林比作一幅画,赞美了自然美景的美丽与艺术性。最后,“一枝瘦竹偏宜写”则以“瘦竹”为题,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醉欹眠,相枕籍”描绘了渔夫们在酒醉之后安然入睡的场景,他们彼此依偎,共享这份宁静与满足。而“又送塞鸿归也”则以大雁南飞作为结尾,寓意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渔村的宁静生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7)

史惟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落索.重九后雨

日晚津亭鸣鼓,雁惊南浦。

霜螯在手酒盈樽,休更问沙场苦。青史几番今古。

绘成愁谱。两条桦烛四条弦,恁消得廉纤雨。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青玉案.杨花

杨花不绾春光住。任飘泊东西去。

吹度园林千万树。

穿帘透幕,窥窗拂槛,渺渺迷归路。

河边桥畔应无数。化作浮萍向何处。

无奈啼鹃声正苦。

风化娇困,烟丝醉软,都付黄昏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玉楼春.感旧

青山碧涧娇歌舞,香扑春江浮绿醑。

桃花似笑柳如颦,蜡烛能啼弦解语。

重来草没曾行处,却倚闲窗愁听雨。

淡烟轻霭一年年,并作今宵相忆苦。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沁园春.黄鹤楼

万里澄波,汉耶江耶,登临快哉。

有晴云舒卷,层层楼迥;雄风披拂,面面窗开。

作赋祢生,题诗崔颢,占得人间几许才。

都休问,怕苍茫吊古,触绪生哀。仙踪一去难回。

任几度、人民换劫杰。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

西邻巫峡,暮雨荒台。

倚槛多时,凭阑竟日,玉笛何人又《落梅》。

斜阳外,望凌空孤鹤,为我重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