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晤语青莲舍,重门闭夕阴。
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沈。
流水从他事,孤云任此心。
不能捐斗粟,终日愧瑶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景象,诗人在雨中的感受和心境。"晤语青莲舍,重门闭夕阴"一句,设置了一个幽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向人寒烛静,带雨夜钟沈"中,“向人”表明诗人的孤独和对外界的关注,同时“寒烛”、“夜钟”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深远的夜晚氛围。
"流水从他事,孤云任此心"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里,“流水”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和无常,而“孤云”则代表了诗人的心境独立不羁,这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不能捐斗粟,终日愧瑶琴"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施展才能、减轻民困的无奈和自责之情。"斗粟"象征着赈济百姓的愿望,而"瑶琴"则是才艺的象征,这里诗人的愧疚来自于自己无法像弹奏琴瑟那样,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雨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无奈和自责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
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
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
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
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
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