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故园之思,辄以自解

乡梦初回月已沈,霜根旅鬓自萧森。

莼鲈惹恨非佳味,鸿雁牵愁岂义禽。

关塞老凭寒饿骨,海山閒付短长吟。

百年万事皆如戏,何处翱翔非邓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偶有故园之思,辄以自解》表达了诗人深夜怀乡之情和人生的感慨。首句“乡梦初回月已沈”,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却发现月已西沉,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霜根旅鬓自萧森”通过比喻,将自己的白发比作霜根,形象地写出漂泊他乡的落寞与岁月的沧桑。

颔联“莼鲈惹恨非佳味,鸿雁牵愁岂义禽”,诗人借莼鲈和鸿雁这两个意象抒发思乡之情。莼鲈本是故乡美味,但此刻却勾起离愁;鸿雁南飞,象征归乡,然而诗人却无法随其而去,反添愁绪。这两句寓情于物,深沉而动人。

颈联“关塞老凭寒饿骨,海山閒付短长吟”,诗人自嘲为关塞间的老人,形容自己在困苦中度日,只能把心中的愁绪寄托于诗歌创作。最后一句“百年万事皆如戏,何处翱翔非邓林”,诗人感叹人生如戏,世间万物皆是过客,即使有飞翔的愿望,又能何处寻觅像邓林(传说中的神木,凤凰栖息之处)那样的理想之地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深远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无奈与超脱。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凤山邑署柬澄庵

山光延海色,新县旧营边。

作吏有三载,所居惟一廛。

秋花隐怪石,夕鸟翻寒烟。

鼓角夜悲壮,知予耐稳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途次喜晴,先寄署中诸子

林回水曲笋舆轻,日趁秋原暖气行。

鸟路云衢多窈窕,峦光天色最分明。

宛如醉魄淹归梦,直似春愁散野情。

好事呼童扫花径,提壶相待或相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戏成

一室难为理,卑栖傍草莱。

秋衣炎未著,夜户瘴难开。

肘腋防蚊患,床帷告蚁灾。

从教迟簿领,莫遣负樽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深宵原寂寞,孤馆况萧骚。

风乱星光动,潮平月影高。

虫声低在枕,露气暗侵袍。

心识乡程远,空令改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