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洛阳当日铸铜螭,徒得形模怪且奇。
玉刺口中藏不见,虫居腹内出无时。
移来建业尚如此,徙在江陵无复兹。
此说流传真诞妄,便当不信不须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铜制的蟾蜍(古人常用“螭”来称呼蟾蜍)雕刻精美却又怪异的景象。开篇两句“洛阳当日铸铜螭,徒得形模怪且奇。”通过对铜螭的描述,展现了它的独特与怪诞,似乎在暗示着某种不自然或虚假的存在。
接着,“玉刺口中藏不见,虫居腹内出无时。”这两句诗引出了玉刺(可能是装饰用的玉质长针)和蟾蜍体内的虫,这些细节增添了神秘感,同时也让读者对这种虚假的存在产生更多的疑问。
“移来建业尚如此,徙在江陵无复兹。”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转变与流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铜螭依旧保持着它的形态,但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或价值。
最后,“此说流传真诞妄,便当不信不须疑。”诗人以一种哲学的思考结束了这首诗,提醒人们对于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和说法,不应盲目相信,而应该持有怀疑的态度去审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铜螭这个特殊物件的描述,探讨了真伪与信仰的问题。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将一个简单的物品升华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详
十顷青瑶浸碧流,更添景趣极深幽。
帝为九洲十八岛,上有五城十二楼。
苕霅荷花风度晓,潇湘芦竹雨生秋。
昭明心想知何似,好听骑鲸汗漫游。
应说兵来且莫降,急寻宫井共深藏。
侧身待作凌波步,仰首还成半面妆。
已分葬埋依古甃,可怜牵挽出银床。
至今汲水人皆说,犹带烟脂旧日香。
玉指亲裁五彩衣,尚方工作极纤奇。
看来亡国都缘此,■向通衢了不遗。
鹬羽化为青烧去,雉头还有紫烟随。
更须大字书华表,要使将来尽得知。
凌晨同作蒋山游,细雨丝轻雾不收。
谢得东风如有意,故教晴色渐盈眸。
松阴十里青丝障,石磴千层白玉楼。
弥望宽平如有此,故应常作帝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