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二)

宿云收尽,纤尘不警,万里银河低挂。

清冥风露不胜寒,无计学、双鸾并驾。

玉徽声断,宝钗香远,空赋红绫小砑。

庾郎知有几多愁,怎奈向、月明今夜。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夜晚的云彩完全消散,连细微尘埃也寂静无声,广阔的银河低垂在天际。
清冷的夜风和露水让人难以承受寒冷,无法像双鸾并飞那样寻求温暖。
琴声消失,香气飘散,徒然为红绫小砑写下思念。
庾郎你又能有多少愁苦?面对这明亮的月夜又能如何呢?

注释

宿云:夜晚的云。
收尽:完全消散。
纤尘:细微尘埃。
警:发出声响。
万里:广阔。
银河:银河系。
清冥:清冷。
风露:夜风和露水。
不胜寒:难以承受寒冷。
双鸾并驾:比喻寻求伴侣或温暖。
玉徽声:琴声(玉徽指琴的装饰)。
宝钗香:香气(宝钗指钗头的宝石)。
赋:写下。
红绫小砑:精致的红绸书信。
庾郎:庾信,代指诗人自己。
知有几多愁:有多少愁苦。
怎奈向:无奈。
月明今夜:明亮的月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寂的画面,天边云朵散去,无丝毫尘埃扰人。远处的银河仿佛低垂,如同一条光之带横亘于宇宙之间。清凉的风和露水都无法抵御寒冷,而那无形的鸾鸟似乎也只能双双驾驭着空虚的幻影。玉制的琴徽声响断绝,宝石钗发出的香气也渐行渐远。在这宁静中,只能空自赋诗,将思绪系于红色的丝线和小巧的砣石上。

庾信(即庾郎)是唐代文学家,此处提及他,意在表达自己也有着不少愁绪。然而,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对夜深人静的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诗中的情感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同时又带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三)

念念欲归未得,迢迢此去何求。

都缘一点在心头,忘了霜朝雪后。

要见有时有梦,相思无处无愁。

小窗若得再绸缪,应记如今时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橘

昨夜十分霜重,晓来千里书传。吴山秀处洞庭边。

不夜星垂初遍。好事寄来禅侣,多情将送琴仙。

为怜佳果称婵娟。一笑聊回媚眼。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阮郎归

朱唇玉羽下蓬莱。佳时近早梅。惜花情味久安排。

枝头开未开。魂欲断,恨难裁。香心休见猜。

果知何逊是仙才。何妨入梦来。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更漏子.借陈君俞韵

暑方烦,人似愠。怅望林泉幽峻。情会处,景偏长。

心清闻妙香。宝幢低,金锁碎。竹影桐阴窗外。

新事旧,旧愁新。空嗟不见人。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