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二首(其二)

留不得!留也不过今日。

今日云帆天咫尺,明朝何处觅?

江上潮平风急,吹断几声残笛?

独倚小楼寒恻恻,欲眠灯又黑。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谒金门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渲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首句“留不得!留也不过今日”,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无法挽留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接下来,“今日云帆天咫尺,明朝何处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眼前的短暂相聚与未来的未知分离形成对比,使得离别的哀愁更加浓烈。诗人似乎在说,即使眼前相聚如咫尺之遥,但明天醒来,又该到何处寻找那熟悉的身影呢?

“江上潮平风急,吹断几声残笛?”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江面潮水平静,却因风急而显得不安,仿佛是诗人内心波澜起伏的写照。而“吹断几声残笛”则更添了几分悲凉,笛声本就容易引发离愁别绪,更何况是在这风急潮平的夜晚,笛声被风吹散,更显孤独与寂寞。

最后,“独倚小楼寒恻恻,欲眠灯又黑。”这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状态。独自一人倚靠在小楼之上,周围寒意逼人,心中满是凄凉。想要入眠以逃避这份孤独,却发现连灯光都变得昏暗,仿佛连光明也无法驱散心中的阴霾。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复杂心情,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摊破浣溪沙二首(其一)

为有云屏无限娇,碧纱如梦看吹箫。

银烛剪残花气暖,忆春宵。

半醉半醒何处去,背人独自上兰桡。

今夜离魂随别恨,趁回潮。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摊破浣溪沙二首(其二)

醉缬红绡约翠钿,碧萝笼月伴秋千。

今夜新寒分一半,到郎边。

蛮蜡同心摇翠幌,蜀筝纤手压朱弦。

学啭春莺浑不似,似啼鹃。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洞仙歌二首(其一)

樱桃带雨,近窗栊低亚。闲里匆匆过春社。

正高城,画角吹梦无端,天渐晓,梦到水精帘下。

梦残莺唤起,却道书来,小印分明玉人写。

冷语最销魂,花待郎归,待郎归,可怜花谢。

若留得、西湖柳绵儿,定说与,卿卿似侬游冶。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二首(其二)

玉梅三九,尚恹恹娇困。疏了缃奁木瓜粉。

倚熏笼,微暖药碗浓香,应未减,较贴量茶风韵。

起来呼半臂,拥鼻沈吟,雪意垂垂几时准。

闲煞画眉人,浅惜轻怜,写多少,无题诗本。

且莫任、双鬟拓纱窗,禁不住,黄昏峭寒一陈。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