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院

翠围至化成,七里几千盘。

肩舆掀泞淖,叹息行路难。

缘坡忽入谷,蜒蜿苍龙蟠。

孤塔插空起,双楠当夏寒。

飞屐到上方,渐觉所见宽。

前山横一几,稻陂白漫漫。

肥僧大腰腹,呀喘趋迎官。

走疾不得语,坐定汗未乾。

高人遗世事,跏趺穴蒲团。

作此望尘态,岂如返巾冠。

日落闻鹿鸣,感我平生欢。

客游殊未已,芳岁行当阑。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绿色的屏障直到化为仙境,绵延七里的山路曲折盘旋。
乘坐肩舆艰难地穿过泥泞,感叹行路的艰辛。
沿着山坡忽然进入山谷,弯曲的山路像苍龙般蜿蜒。
孤独的塔尖直插云霄,两棵楠树带来夏日的清凉。
飞快登上上方,视野逐渐开阔。
前方的山峦如同一张横置的几案,稻田白茫茫一片。
肥胖的僧人腰腹粗大,喘息着迎接官员。
走得急促无法多言,坐下后汗水还未干。
高人远离尘世纷扰,盘腿坐在蒲团上。
做出这种仰望尘世的姿态,怎比得上回归田园生活。
日落时分听到鹿鸣,唤起我一生的欢乐。
游子的旅程仍未结束,美好的年华即将逝去。

注释

翠围:绿色的屏障。
化成:变为仙境。
肩舆:轿子。
泞淖:泥泞。
缘坡:沿着山坡。
蜒蜿:蜿蜒曲折。
孤塔:单独的塔。
双楠:两棵楠树。
飞屐:快速行走。
跏趺:盘腿。
蒲团:禅修用的垫子。
尘态:世俗的姿态。
鹿鸣:鹿叫声。
芳岁:美好的年华。
阑:将尽,完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化成院》,描绘了作者游历化成院所见的景致和感受。首句“翠围至化成,七里几千盘”展现了山间的翠绿环绕和蜿蜒曲折的山路,给人以深远的印象。接下来,“肩舆掀泞淖,叹息行路难”写出了行走的艰辛,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缘坡忽入谷,蜒蜿苍龙蟠”运用比喻,将山路比作盘旋的苍龙,形象生动。紧接着,“孤塔插空起,双楠当夏寒”描绘了山中孤塔与两棵楠树,营造出清幽的氛围。到达上方后,“飞屐到上方,渐觉所见宽”表达了视野的开阔,以及心情的舒展。

“前山横一几,稻陂白漫漫”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而“肥僧大腰腹,呀喘趋迎官”则揭示了山中僧人的生活状态。诗人感叹“走疾不得语,坐定汗未乾”,表达出旅途的疲惫。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高人遗世事,跏趺穴蒲团”,向往着超脱尘世的生活。

最后,“作此望尘态,岂如返巾冠”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日落闻鹿鸣,感我平生欢”则借日落和鹿鸣抒发内心的喜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体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午兴

渐转廊腰日,徐来峡口风。

飧浆便北客,淖粥称衰翁。

槐晚纤纤绿,榴残续续红。

责轻仍饱食,三叹愧无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午枕

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

书中至味人不知,隽永无穷胜粱肉。

老夫享此七十年,每愧天公赋予偏。

清泉洗釜煎山茗,满榻松风清昼眠。

形式: 古风

午睡

风霜践残岁,我乃羁旅人。

如何得一室,床敷暖如春。

午枕挟小醉,鼻息撼四邻。

心安了无梦,一扫想与因。

逡巡起颒面,览镜正幅巾。

聊呼蟹眼汤,瀹我玉色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午睡起消摇园中因登山麓薄暮乃归

老病攻百骸,徽纆困束缚。

颓然一熟睡,如获万金药。

窗明竹影乱,林暖鸟声乐。

灰深香欲上,火活汤正作。

毫瓯羞茗荈,铜洗供盥濯。

整巾出庭户,曳杖历岩壑。

遥岑见木杪,细水齧篱脚。

踟躇遂忘归,清啸送日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