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别司马汪公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离别的哀愁。
首句“老丑讵足嗟”,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开始,表示自己年老貌丑不足为外人道,流露出一种豁达与自我解嘲的态度。接着,“百年迅飞霞”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迅速消逝的晚霞,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念彼弇山堂,缅邈天一涯”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处的美好时光,想象着友人在远方的弇山堂,距离遥远,只能在心中怀念。这里通过空间的距离感,强化了离别的哀愁。
“佳人逝安适,相望徒蒹葭”两句,诗人将友人比作“佳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然而,这种思念只能停留在“蒹葭”(芦苇)的象征意义中,无法触及,暗示了现实中的分离与不可得。
“怅焉念长别,中肠结如麻”两句,直接抒发了对长久别离的无奈与痛苦。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纠结在一起的麻绳,难以解开,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
最后,“今我不为乐,日月忽已遐”两句,诗人反思自己为何不及时享受生活之乐,感叹时光匆匆,岁月已逝。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充满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表达了离别之痛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