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名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其中片段。诗中以深沉的禅意描绘了一幅修行者的形象和境界。"冥冥而觉,全真绝学",表达了禅者对于超越世俗智慧的领悟,达到了极高境界。"海口自吞,驷舌须缩",比喻其言语精炼,不轻易言说,保持内心的宁静。
"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无物兮枯龟之壳",运用象征手法,将禅者比作孕育智慧的老蚌和空灵如龟壳的内心,暗示其内敛而深邃的智慧。"个事而穷通,作家不啐啄",强调禅者面对世事变化,能从容应对,不为外物所动。
"语出科模,用无棱角",形容其言辞圆融,没有锋芒,如同磨平的石头,无刺无碍。"丛林笑相看面也萎萎羸羸,三棒打不回头也龌龌龊龊",则描绘了禅者面对外界嘲笑和误解时,依然坚韧不屈,不改其志,形象生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者的内在修为和外在风范,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寂静、淡泊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