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读五代梁史(其一)

李唐危汉祚,巢寇盛黄巾。

嘉士逢多难,忠言变逆伦。

决疑归大顺,定策戮奸臣。

宜享崇高赠,千年道更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唐朝面临危机,黄巾军势力强大。
贤良之士遭遇众多困难,忠诚的话语被误解为叛逆。
决策回归公正,决定消灭奸佞之臣。
理应享有崇高的荣誉,新时代的到来将带来革新。

注释

李唐:唐朝的别称,这里指代唐朝政权。
危汉祚:汉祚,汉朝的国运,这里比喻唐朝的统治状况。
巢寇:指黄巾军,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
盛黄巾:黄巾军势力非常壮大。
嘉士:贤良人士,品德高尚的人。
逆伦:违背常理或伦理。
大顺:指顺应天意和民心的大道。
奸臣:指朝廷中的邪恶官员。
崇高赠:崇高的荣誉或赏赐。
千年道:指历史长河中的永恒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五代梁史(其一)》。诗中通过描绘李唐时期唐朝的危机与黄巾起义的相似情境,暗示了五代梁史所记录的乱世背景。"李唐危汉祚,巢寇盛黄巾"两句,以李唐喻唐朝,将黄巾起义比作当时的动荡局面,表达了对历史动荡的忧虑。

接着,诗人提到"嘉士逢多难,忠言变逆伦",赞美在艰难时刻涌现的忠良之士,他们的直言不讳在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尽管这可能会被误解为叛逆。

"决疑归大顺,定策戮奸臣",进一步赞扬了那些能够明辨是非,果断决策,铲除奸佞的人,他们对于恢复秩序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后两句"宜享崇高赠,千年道更新",表达了对这些贤能者的崇高评价,认为他们的贡献将使国家得以长久更新,道德风尚得到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鉴,歌颂了在乱世中坚守正义、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寄寓了对盛世更替的期盼。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读五代梁史(其二)

赞贞怀武鸷,转斗历炎凉。

诚感泉源异,兵严士庶康。

临危见忠愤,对敌擅威强。

终始心无改,遗言更可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御制读北齐书(其二)

咸阳诚赳赳,倚任极维师。

贵势隆门绪,忠诚翼帝基。

享年常戒满,避宠或兴咨。

不学良无愧,嘉名已自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御制读北齐书(其一)

段氏推忠武,论兵特造微。

历朝功并建,诸将令咸依。

重位无矜色,高门有德辉。

当时勋贵族,孰不仰家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