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狐白足禦冬,贵其服无斁。

何当大火流,忽以代絺绤。

物性自有常,时序忽复易。

人生一世间,岂能调众适。

朝为人所推,暮为人所嫉。

重之即丘山,轻之比蝉翼。

自非金与石,焉能不销铄。

唯当慎尔仪,守一永不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杂诗》由明代诗人张博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炎凉的主题。

首句“狐白足御冬,贵其服无斁”以狐裘保暖的特性引出对服饰价值的思考,暗示了人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接着,“何当大火流,忽以代絺绤”运用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预示着好景不长,繁华终将过去。

“物性自有常,时序忽复易”强调了自然界规律的不可违抗性,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化无常。接下来,“人生一世间,岂能调众适”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难以满足众人期望的感慨。

“朝为人所推,暮为人所嫉”描绘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一天之内可能从被推崇到被嫉妒,反映了人性中的嫉妒心和社会竞争的残酷。紧接着,“重之即丘山,轻之比蝉翼”通过重量与轻盈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待事物态度的极端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不可预测性。

“自非金与石,焉能不销铄”借用金石不易腐朽的特性,警示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和时间考验时,要保持坚定的品质,否则容易受到侵蚀。最后,“唯当慎尔仪,守一永不忒”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应当谨慎行事,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不随波逐流。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坚守的呼吁。

收录诗词(14)

张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闺怨

那年离别去,只道投京国。

京国人不归,音书到塞北。

少年夫妇不同欢,纵使封侯有何益。

还家拜母心内伤,何不当时委道傍。

形式: 古风

战城南

胡马犯金微,将军出塞飞。

艰难青海战,辛苦白登围。

坐作随金鼓,驰驱拥铁衣。

羌胡无尽日,乡国几时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上之回

深秋边警动,六御向回中。

虎旅千军合,龙舆万乘雄。

歌风凌白日,按剑落长虹。

北望单于道,烟消绝域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陇头水

万里胡沙阔,三秋陇水清。

一从过绝塞,无复问归程。

边马嘶寒月,胡笳乱柝声。

不堪回首处,凄断望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