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山天庆观(其二)

紫琼飞清都,翠云护绛阙。

不见有星辰,俯视但日月。

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说。

吾已成金丹,留下飞仙诀。

形式: 古风

翻译

紫色的琼华飞升至清都,翠绿的云彩环绕着红色宫阙。
在那里看不见星辰,只有日月在眼前照耀。
人间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我不敢向世人透露这一切。
我已修炼成金丹,只留下飞升仙界的秘诀。

注释

紫琼:紫色的美玉,象征仙界之物。
清都:传说中的仙都,极乐之地。
翠云:青翠的云彩,形容仙境的祥瑞之气。
绛阙:红色的宫殿,古代对天宫的描绘。
下世:指人间,与上文的仙界相对。
不敢向人说:表达修炼者的隐秘和谨慎。
金丹:道教术语,指修炼者炼制的内丹,象征长生不老。
飞仙诀:飞升成仙的方法或秘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紫琼和翠云分别飞扬和护卫着高耸的宫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连星辰都看不见,只能俯视日月,这种视角转换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

"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说" 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未来深远的预感,诗人似乎拥有某种不为常人所知的秘密,但这种秘密是如此沉重,以至于不敢与他人分享。

最后两句 "吾已成金丹,留下飞仙诀" 表明诗人已经修炼成功,达到了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金丹大道,而所谓“留下飞仙诀”则是指将修炼成仙的秘诀留给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为的自信。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题三山天庆观(其一)

渺渺神霄天,玉京何岧峣。

琼花露泣蕊,琪树风鸣条。

瑶妃侍云笈,羽童舞金翘。

嗟彼世间人,红尘徒朝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题三清殿后壁

些儿顽石些儿水,画工撑眸几睥睨。

忽然心孔开一窍,呼吸掇来归幅纸。

白发黄冠逞神通,手把武夷提得起。

大槐宫中作蝼蚁,醒来闻此心豁喜。

芒鞋竹杖一弹指,三十六峰落眉尾。

魏王岂是中秋死,玉骨犹存香迤逦。

八百年来觅只鹤,一举直上三万里。

半杯浇湿曾孙齿,幔亭遗事落人耳。

新村渡头拽转蓬,寒猿声落青烟里。

老松今已几年梢,毛竹于今复生米。

岩上无人花自红,幽鸟自鸣鸣自止。

笑将铁笛起清风,白云飞过看无踪。

夜来月影挂梧桐,莓苔满地绿容容。

丹崖高处药炉空,洞前云深千万重。

我亦偶来还自去,一夜潇潇江上雨。

飞廉怒作满空雪,天柱峰前飞柳絮。

形式: 古风

题丹枢先生草庵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幸有白云深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

诛茅伐竹结蘧庐,现成山水可樵渔。

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

身中有宝不求人,价大难酬不拈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开花鸟自吟。

未见桑田成海水,夕阳几度锁平林。

住此草庐无别术,终日凝神惟兀兀。

不是十洲三岛仙,亦非阆苑蓬莱客。

是个逍遥无事人,庐中涵蓄一壶春。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风万劫声。

庐内主人那个是,古今占断清闲地。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饮不食亦不寐。

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

一瞻元始天尊面,处处为庐处处同。

有个草庐小复小,此是虚空那一窍。

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

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

形式: 古风

题友人夜光诗集

海底有明月,圆于明月轮。

得之一寸光,可买万古春。

石上栽花者,火中捞雪人。

步行骑水牛,乃知无价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