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乙丑六月闻哀诏有感(其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句"八十衰黎死境临"描绘了社会老弱群体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哀痛之情溢于言表。"哀传尺一痛难禁"则进一步渲染了哀悼诏书带来的悲痛,难以抑制。
"虞渊怆日江湖泪"借用虞渊(太阳落下的地方)和杞国(担忧天塌之国)的典故,象征着日薄西山的国势和个人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泪水如江湖般滔滔不绝。"杞国伤天虮虱心"以小喻大,表达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负扆周公正思画"借周公的形象,寄托了对贤明君主的期待,希望当政者能像周公一样深思熟虑,制定正确的国策。"解民虞舜未亡琴"则引用虞舜的典故,暗示即使在艰难时期,也应保留一份仁爱之心,关注民生。
最后两句"白头病枕茅茨下,时梦新君在谅闇"以个人的困顿和梦境收尾,诗人身处茅屋之中,疾病缠身,却仍怀揣对新君即位后国家清明的期盼,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沈周作为文人墨客对于时代变迁的敏锐感触和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