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村居(其三)

寒邳不可望,萧瑟掩柴扉。

宿雾含霜苦,斜阳带雪微。

清斋宜病色,生事合渔矶。

欲奏沧浪曲,江湖此调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乡村的静谧与凄美。首句“寒邳不可望”,以“寒邳”点明季节与环境,暗示出一种寒冷与遥远之感,引人入胜。接着“萧瑟掩柴扉”,通过“萧瑟”一词渲染出冬日的冷寂氛围,柴扉掩闭则更显出村庄的宁静与孤独。

“宿雾含霜苦,斜阳带雪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特有的景象。宿雾与霜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天气的寒冷与艰难。而“斜阳带雪微”则将夕阳的余晖与轻柔的雪花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凄凉的意境。

“清斋宜病色,生事合渔矶”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在清斋中,病态反而显得和谐,与自然的生活方式相得益彰。这里的“渔矶”不仅指打鱼人的休息处,也象征着诗人内心追求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欲奏沧浪曲,江湖此调稀”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心境,却感叹于这种情感与心境在当今社会的稀缺。沧浪曲,本是古代楚辞中的曲子,常用来比喻高洁的情操或隐逸的生活。在这里,诗人通过“沧浪曲”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理想状态难以实现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冬日村居(其四)

遥夜怜幽独,南山傍户庭。

泉流霜下白,野色海边青。

风乱将残烧,寒疏欲晓星。

偶因樵唱起,延眺及林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寄华从龙比以鱼橘见致

多少人间事,谁能便作书。

罢官君更早,谢客我何疏。

八月来吴橘,三江下楚鱼。

因风裁数字,一问子云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不是山中月,谁能坐郁陶。

蟾孤怜冻影,兔老爱霜毫。

晕叠金波动,寒侵玉树高。

为题团扇句,千里寄同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和殿卿神通寺见贻之作

花宫留妙唱,綵笔遍高僧。

说法从初起,谈诗出上乘。

五言争刻烛,一字了传灯。

玄度前身是,风流益可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