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四)

神仙何处。若有宿缘须□□。□□□□。

不在山林及市朝。丹炉休守。须信人人皆自有。

此外非真。莫认凡砂与水银。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翻译

神仙究竟在何处?如果有宿世缘分,必定有所显现。
不必寻找在山林或市井之中。不必执着于炼丹炉,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
除此之外的并非真实,不要误以为凡尘砂石和水银就是仙丹。

注释

神仙:指传说中的超自然或长生不老的人物。
宿缘:前世的因缘,指今生的缘分或命运。
丹炉:古代炼丹时使用的器具,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
人人皆自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和使命。
凡砂与水银:比喻世俗的物质,暗示真正的仙道不在于外在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抡的《减字木兰花·其四》。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

“神仙何处”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追求,想要知道神仙所在之地。这不仅是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一种逃避心理。

“若有宿缘须相访。”这里的“宿缘”指的是前世的因缘,即如果与神仙有宿世的因缘,那么就应该去寻访。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超自然和神秘色彩,透露出诗人对道教信仰的一种倾向。

“丹炉休守。”丹炉是古代炼制丹药的器具,这里“休守”意味着不再需要长时间地守护或炼制丹药。这可能是在说,一旦达到神仙境界,就无需再通过炼丹等手段来追求长生不老。

“须信人人皆自有,此外非真。”这两句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的宿缘和命运,而其他的都是不真实的。这是对个体命运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莫认凡砂与水银。”这里的“凡砂”和“水银”可能指的是炼丹时使用的一些普通材料。这句话是在告诫读者,不要将这些普通的物质当作珍贵的东西来看待。在诗人看来,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才是真实而重要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和精神自由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113)

张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六)

咽津纳气。鼎内须□□□□。□□□□。

□□空铛枉误人。有真不□。□□□□□□□。

□□修持。超出□□□□□。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押[真]韵

九歌(其六)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形式:

九歌(其七)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佪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

鸣䶵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形式:

停云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寔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