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申浦闻歌,赠花桂卿校书

杜牧伤春,白傅悲秋,销魂黯然。

正吴桥廿四,玉箫明月,蜀弦五十,锦瑟华年。

金屋藏花,银瓶记豆,私语友人偎凤肩。

凝情处,向红楼剪烛,翠港移船。歌云不堕尊边。

漫一碧迢迢锁恨天。

甚愁评雁诉,筝心太热,梦和鸾杳,钿约先寒。

昙首三生,华鬘半劫,话到飘零都可怜。

璇宫冷,怕霓裳舞破,空记游仙。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杜牧和白居易的情感为引子,描绘了一幅伤春悲秋的画面,融入了吴桥的玉箫、蜀地的弦乐和青春的美好回忆。金屋藏花、银瓶记事,表达了亲密无间的友情与温馨时刻。在红楼剪烛、翠港移舟的场景中,词人凝神倾听歌云,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深哀愁。歌声虽美,却如天边碧空中的孤寂,引发无尽的离愁别绪。

雁阵难寄愁肠,筝声炽热而梦中鸾鸟已远,钿约的誓言也因时光流逝而冷却。词人感叹命运多舛,如同昙花一现,华鬘般短暂的幸福经不起半世沧桑。他担忧繁华宫殿的冷清,唯恐那曾经的霓裳羽衣曲,只剩空洞的记忆,再也无法追寻往昔的仙踪。

整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对申浦闻歌的描绘,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紫骝嘶过江南岸。嫩约悤悤变。东风不解惜杨花。

吹落相思一点到谁家。屏山梦逐行云杳。

别恨知多少。玉箫声里夜凭栏。

输与小楼双燕话春寒。

形式:

酷相思

镜里眉山青一寸。比梦里、屏山近。

才打算归期还未定。隔着帘儿听,更倚着窗儿明。

琼浆纵有云英赠。医不了、文园病。

把锦瑟华年飘泊尽。

卿是个、桃花性,侬是个、杨花命。

形式:

菩萨蛮

银屏梦入江南远。桃花落尽无人管。何处避春愁。

小红楼上楼。钿尘飞不住。惆怅芳骢去。

才隔一重帘。便同千万山。

形式:

风流子(其一)

脆弦调锦瑟,江南客、憔悴惜华年。

甚藏秋不住,琴心太窄,逢春欲避,带眼先宽。

更无奈、浮踪飘絮,雪浅梦逗芜烟。

听雨旧盟,伴鸥萍海,堕风新劫,骑蝶花天。

前欢浑无据,青衫泪,孤负多少婵娟。

一箧红吟蠹尽,俊语都删。

只绣佛量丝,心皈悟后,笺骚费纸,身坠愁边。

赢得玉箫声里,吹瘦词仙。

形式: